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展會報道 > 資訊詳情

佛山首屆國際互聯網+博覽會閉幕

時間:2015-09-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456家國內外企業同臺爭輝,20場高峰論壇思想激蕩,9大展區迎客24.6萬人,21個優秀戰略合作項目簽約,11個城市發起組建中德工業城市聯盟……

456家國內外企業同臺爭輝,20場高峰論壇思想激蕩,9大展區迎客24.6萬人,21個優秀戰略合作項目簽約,11個城市發起組建中德工業城市聯盟……

剛剛過去的9月10日至12日,首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在佛山舉辦。

從驚艷亮相到圓滿收官,短短三天,會期不長,余音深遠。

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互聯網與傳統制造,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多股力量相約佛山,因智造而聚,為中國發聲。

這不僅僅是廣東在新階段打造的一個全新展會平臺,更是中國制造在新時期謀求轉型升級的探路之舉。

在12日的閉幕式上,主辦方宣布:明年10月中旬,第二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繼續在佛山新城廣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并將逐步打造成為國際上最大的“互聯網+”應用展示平臺。

從佛山出發,廣東對“互聯網+制造”的深度探索,才剛剛開始。

為珠三角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

“‘互聯網+制造業’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主要方向。”10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徐德龍在開幕式上的一席話,道出了本屆“互聯網+”博覽會的議題主線。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制造業結合。

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珠三角制造業加快擁抱“互聯網+”,不僅是應時代之需,更是因轉型之勢。

經過36年改革開放,以廣深佛莞等9個地市形成的珠三角都市圈,以占全國0.57%的土地面積,截至2014年已創下7.8萬億元的經濟總量,占全國GDP總量的12%。然而,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歸的背景下,被稱為“世界工廠”的珠三角制造備受挑戰。

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位于佛山順德的美的集團,是珠三角制造求索轉型的典型。

“即使沒有互聯網的沖擊,傳統企業也面臨著困境。”在本次“互聯網+”博覽會高峰論壇上,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說。

在他的帶動下,這家中國千億家電巨頭一手抓轉型、一手抓創新。閉幕式上,美的宣布啟動面向全球企業和個人開放的“美創平臺”,期望通過一系列的跨界合作,用“互聯網+”再造企業。

參加博覽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李培根,常年關注珠三角地區傳統制造業的轉型。他說,珠三角制造以往依靠低廉的原材料、人力、土地等成本實現快速擴張,但隨著這些要素紅利逐漸消退,陶瓷、家電、家具等一批傳統產業亟需尋找新發展模式。“‘互聯網+’將為珠三角制造鳳凰涅槃提供新的要素支撐”。

為廣東創新驅動打開新窗口

在制造業大省廣東的版圖里,佛山是其中一個重要制造基地。今年年底,佛山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將突破2萬億元。

在廣東制造亟待轉型升級的形勢下,在這樣一個擁有巨大制造業體量的城市,舉辦一個以“互聯網+”為主題的會展活動,意味著什么?

縱觀國內,幾乎每個歷史階段,都會涌現一批頂尖展會,引領中國經濟態勢的演進。在廣州,廣交會已邁過半百門檻,它推動并見證著中國制造走向全球的步伐;在深圳,高交會寫下16載光輝歷史,被譽為“中國科技第一展”。

以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為契機,佛山這一擁抱全新時代、開創全新平臺的嘗鮮之舉,正試圖提醒著廣東會展經濟的新走向。

3天里,國內外456家企業同臺爭輝,展示智能制造技術,勾勒未來生產場景;20場高峰論壇,激蕩廣東互聯網業與傳統制造產業;9大展區入場觀眾24.6萬人,機器人展區更成為最旺展區……首屆“互聯網+”博覽會成為了中國“互聯網+制造”的交流交易新平臺。

3天里,百度、新浪、IBM、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等21個優秀“互聯網+”戰略合作項目簽約;國內外制造業巨頭共同出席“中國制造2025對話德國工業4.0大會”,佛山借此聯合其他10個中德城市發起“中德工業城市聯盟”……首屆博覽會同時成為了中國制造對外開放、世界制造業“量”與“質”對話碰撞的國際大平臺。

“亮點紛呈、成果豐碩。”廣東省貿促會副會長邱招賢表示。打通互聯網與制造業,打通中國與國際,“互聯網+”博覽會期待引領繼“廣交會”、“高交會”之后的會展平臺新躍遷,為全省乃至全國創新驅動打開新的窗口。

為中國制造輸送“新佛山模式”

依托“互聯網+”博覽會,大力探索“互聯網+制造”,佛山的做法引起了與會多個知名學者的關注。

過去3天里,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來到了佛山,并站在了“互聯網+”高峰論壇上。“我為什么要把中國第三次轉型之戰的地方選擇在佛山,而非北京、上海、廣州?”他說,因為在沿海企業遭遇轉型陣痛期時,今年上半年佛山依然保持8%的GDP增長率;在逃離產能過剩與投機新興產業的跟風中,佛山依然堅守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佛山不依賴外資、央企,而是依托扎實的本土經濟,在全球大氣候驟變中,仍然不動如山。

“中國需要佛山模式。”近期,國資委商業科技質量中心研究員羅天昊也同樣關注到了佛山。“正是由于沒有什么先天優越條件,佛山崛起對于中國城市發展之路更具借鑒意義”。

佛山以“互聯網+”支撐實體經濟轉型,將不僅成為佛山自身的新模式,也希望為中國制造業輸送一個“新佛山模式”。

“博覽會在佛山成功舉辦,這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佛山傳統工業的一次緊密擁抱,佛山將全力推動制造業插上互聯網‘芯片’,再造實體經濟核心競爭力。”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