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共建技研平臺 零部件企業走向海外市場

時間:2008-09-24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目前面臨的困難既有國內因素,也有國際因素;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要想走向國際市場,不能為國際化而國際化,關鍵是要練好‘內功’。”

  “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目前面臨的困難既有國內因素,也有國際因素;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要想走向國際市場,不能為國際化而國際化,關鍵是要練好‘內功’。”聞佳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源流機構的總裁,他時常往返于國內國際市場之間。   “近年來,零部件逐步成為汽車工業進出口的主力軍,但是其中79%屬于資源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產品。”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產業經濟學博士后郭焱強調說,“企業走出去,技術是核心。”   共建技術研發平臺   “好的產品對任何市場都是最好的‘敲門磚’。”聞佳平分析說,“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不能停留在總是做‘大路貨’的階段,而應抓住目前世界各國對‘安全、環保、節能’汽車產品的關注和需求的歷史性機遇,投入必要的資金,扎實地做好產品的研發,促進產品盡快升級換代,努力占領新技術的‘制高點’,手握攻城略地的‘利器’,才能在國際化的征途中立于不敗之地。”   據了解,近來汽車行業盛行的“并購”熱潮中,實質上更多是國外跨國企業對我國國內龍頭企業的頻繁并購,而我國企業對國外的并購還是少之又少。   顯然,只有憑借獨特優勢才能與競爭對手相抗衡。“如今,國內市場國際化,我國零部件企業在國內尚不能占有優勢,更無從談起在國外具有競爭力。”郭焱說,“零部件產品具備國際競爭力,基礎條件就是要具備比較優勢,即技術創新優勢。”   國內零部件企業存在很多方面劣勢:企業規模小、研發資金不到位;專業技術人才缺失;國內整零關系緊張,零部件企業創新沒有方向、技術研發風險大;零部件產業結構不合理,重復、分散投資嚴重等。   “針對國內零部件產業不利現狀,零部件企業必須共同搭建技術研發平臺。”郭焱建議。共建技術研發平臺既節約了研發成本又降低了投資風險,據了解,這一點業界已經達成共識。   合力海外市場調研   據記者采訪了解,企業面臨普遍的問題是海外市場信息閉塞,市場盲點使企業無從運作。   “要認真地做好市場調查:國際市場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加之政治、文化、宗教、習俗等復雜多樣,打入國際市場,恐怕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之道。俗話說,入鄉隨俗。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在試圖走向國際市場之前,一定要利用各種途徑、渠道和方法,認真地對目標市場進行深入的市場調查,只有對目標市場的需求容量、特征、結構和競爭格局等等眾多方面了然于胸,才能堅實地邁出國際化這一步。”聞佳平說。   據聞佳平透露,由于中國人個人意識強,即便在海外也喜歡單打獨斗。零部件企業出于多方面考慮,互相之間不愿形成聯合關系。市場人士也有同樣看法:有些海外市場出口形勢不太好,國內企業互相壓價、自相殘殺是一個重要原因,國內企業應該聯合起來,避免惡性競爭。   “零部件企業在海外應當加強聯合,合力進行市場調研。”聞佳平說,“合力調研不僅有利于降低成本、廣泛獲取信息,還有利于改變我國零部件出口利潤微薄的境況。”   據記者了解,近日,有關專家在向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的報告中,也針對海外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積極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等中介機構憑借其各自資源優勢給零部件企業提供大力支持。   多渠道利用出口政策   “其實,企業還是有很多機會走出去的。”聞佳平語重心長地說,“無論從官方層面還是企業層面,出口企業需要廣泛地關注各種國際貿易的相關政策和規定。”   據了解,中小企業市場開拓和產品推介的主要途徑是參加廣交會和華交會,對于其他國內外展會、各種形式的廣告和電子商務等形式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推廣,這直接導致了眾多零部件企業出口形式單一。   聞佳平認為,國內的零部件企業必須多渠道、多形式地關注各種出口政策可能提供的機會。例如,參加展會不僅是成交合同,還要能夠與當地企業溝通,了解誰是主要的競爭對手、誰是主要的買家,對手的戰略是什么、買家的需求點在哪里。其次,閱讀貿易雜志并參加一些有影響的行業研討會也會獲取不少機會。此外,與營銷服務供應商交談,例如貿易雜志出版商、網上搜索引擎經營者等等。   聞佳平還提醒,像獲取目標國的“簽證”一樣,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要想走向國際市場,也必須花大力氣事先通過國際公認或目標國權威的機構獲取市場準入的“通行證”,前瞻性地做好質量認證和品牌認知。另外,由于國際市場復雜多變,很多商務和事務,特別是售后服務需要當事人親臨其境進行處理,“仔細地挑選合作伙伴”不僅是必要的,而且相當程度上還可以說是國際化成敗的關鍵。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