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寧波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技術與應用產品博覽會上,新松簽約落地寧波,根據協議,新松將在寧波注冊成立寧波新松機器人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據悉,本次博覽會上簽約的28個項目總投資72億元,涉及到智慧云、跨境電商云中心、工業機器人、互聯網+、物聯網等多個領域。
新松機器人落戶寧波
均勝普瑞研發的一款工業機器人,輸入一定程序后,機械臂可將無規則的產品按一定邏輯拼接,還會與人進行擲骰子游戲;自動焊接裝料機器人能展開長臂,完成各種不同類型部件的焊接作業,多適用于汽車零部件、造船等企業……智博會上,各種發揮神奇功能的工業機器人讓人大開眼界。
在新松展位上,3個可愛的機器人來回移動端茶送水。機器人采用激光自動導航,不僅靈活自如,還可自動避讓行人。“不久后,這些激光自動導航智能服務機器人也將出現在寧波的餐館里。”新松展位負責人薛曉亮說。
展位上,兩個長臂六軸工業機器人揮舞機械手,伸縮自如。專注于工業機器人,新松呈現一幅未來無人工廠的圖景。“無人工廠將成為今后工業發展的終極形式。”薛曉亮說。去年新松在寧波市場的銷售額達到3000萬元,預計3至5年內,在寧波市場的產值將達到1.5億元。
在這次智博會上,新松簽約落地寧波,根據協議,新松將在寧波注冊成立寧波新松機器人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組建寧波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建設運營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網絡平臺;合作共建寧波機器人展示廳。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認為,處在大的轉折點上,制造業變革已成為一種趨勢和方向。邁向工業4.0終極目標的序幕已經拉開,互聯網與機器人已經成為變革的主要技術支撐力量。市場倒逼、人力和環境因素,在加速整個變革的進程。
隨著工業智能化步伐的加快,寧波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機器換人”。寧波本土企業柏同科技展示一條完整的生產流水線。四五個打磨機器人協同工作,上下料、加工、檢測,全部由機器人來完成,在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目前,這家企業已經為寧波企業定制了無人化智能生產工廠,力爭成為寧波智能制造示范線。
車間里,機器人操作,通過通訊技術實現萬物相連,實現智能工廠。眼下,“均勝”的數字化車間初具規模:生產主管通過ERP系統下達訂單后,電腦就會自動生成原料配方指令;根據指令,智能倉儲系統只需花費15分鐘,就能從3層樓高的大倉庫中挑選出400多原料,自動運輸到車間,并導入生產貨架;工人們只要將這些原料按電腦排定的次序,放到自動化流水線上,操作系統將自動完成所有生產工序。同時,生產環節的所有數據信息,都能被實施跟蹤、監測、調控,生產效率由此提高了五六倍。
新一代存儲技術現身
點開手機,實時路況疊加虛擬信息,附近的餐飲、廁所、便利店等一目了然,一款“智慧寧波民生V4.0手機客戶端”打開智慧城市新圖景。民生應用客戶端,實現了生活服務“一屏打盡”的便利。
在城市日益龐大、系統越來越復雜的今天,城市如何更加宜居?解決的方案似乎就是建設智慧城市。在智博會上,IBM高級副總裁王陽就智慧城市發表了觀點,科技助力提升智慧城市競爭力,在互聯網趨向于產業化的大背景下,利用科技將城市生活智能化已經成為發展趨勢,數據科技將引領智慧城市的轉型。
IBM在寧波打造的智慧物流平臺成為智慧城市的一個亮點。通過“互聯網+物流平臺”的組合拳,所有的物流信息都可以在系統內進行交互和整理,商品的運輸過程可見、可控、可管,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冰認為,智慧城市不是一個簡單的服務,未來將成為一個新的產業鏈和產業生態。做好智慧民生的頂層設計,堅持集約的建設理念,把信息更全面地和市民的衣食住行聯系起來,用創新驅動建設,實現低成本見實效的目標,這就是智慧城市的現在和未來。
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大數據,基于大數據才能有更好的智慧城市。面對海量的數據,怎么來存儲?全球搜索巨頭谷歌的龐大數據信息,存儲在美國面積達3個足球場大小的存儲器里。而用寧波時代全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新一代存儲技術——相變存儲技術,只需要20平方米的存儲器就可以搞定。“全芯科技”是中國第一家擁有相變存儲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此前,只有美國美光和韓國三星兩家企業將這項技術投入量產。
展位上,公司副總經理張家璜介紹,相變存儲,是繼內存、閃存之后的新一代數據存儲技術,可廣泛應用于移動設備、大數據存儲及云存儲平臺。根據建設進度,“全芯科技”將于明年建成投產,形成一套研發、生產具有完整知識產權的芯片產品。
可穿戴設備成新熱點
醫院里輸液,一旦疏于看護,可能造成更為嚴重的“空氣針”事故。在智博會上,杭州法瑞爾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移動輸液監護管理設備解決了這個“痛點”。設備由監護終端、接收器、中央監護平臺和移動監護設備四部分組成。
監護終端卡在輸液瓶的滴管部分,設備便開機工作,通過紅外線掃射滴管記錄下當前的“動態滴速”,通過接收器傳到中央監護平臺上或移動監護設備上。護士只要查看電腦端或移動端的平臺,就能實時掌控患者的輸液情況。
智博會上,像“智慧輸液”一樣的智慧產品和智能化生活場景撲面而來,智慧技術的應用也是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未來,機器人當管家,家居智能化已經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
尋找“痛點”,就是找到創新的機遇。臺灣蓋德科技帶來一款適合老年人的健康手表。工作人員介紹,健康手表裝有SIM卡,可以直接通話,待機時間100個小時。而且“易操作、可呼救、夠智能”。手表通過精準的計算語言,一旦判斷老人跌倒,如果5秒內沒有感知到老人移動,就會自動撥打電話聯系后臺工作人員。后臺人員會向老人進行確認,若無回應,將聯系當地看護中心,看護中心將根據手表發送的定位找到老人。
在智博會健康穿戴國際論壇上,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提出,現代醫療模式正由“重疾病治療”向“重疾病預防”轉變。而在這個過程中,有“大腦”的健康穿戴設備成為強力助推劑。
“互聯網+”時代,智能可穿戴設備產業是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智博會上,寧波與東軟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在寧波高新區建成智能可穿戴設備產業基地。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