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行業大咖建言工業融合 實現智能制造有多條道路

時間:2015-09-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此次博覽會上,國內互聯網三大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將領銜眾互聯網公司亮相“互聯網+”前沿技術展區。此外,還有新浪、華為、聯想、中國聯通、中興、廣發證券、美的、歡聚時代等多家海內外知名企業,展示最新的產品與技術。

在首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上,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及中德兩方代表等大咖分別就中國制造業與互聯網+的多個問題進行探討。方洪波認為傳統制造業企業依然大有可為,周鴻祎則建議一些沒有實現智能制造實力的企業,可走另外一條路讓眾多物理化的設備接入云端,讓產品變得智能化。

現場:15只手機器人神通廣大

據悉,此次展會共有456家單位在博覽會亮相,按照不同專業領域,參展單位將在總面積約3.1萬平方米的9個展區進行展示、交易。

在此次博覽會上,國內互聯網三大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將領銜眾互聯網公司亮相“互聯網+”前沿技術展區。此外,還有新浪、華為、聯想、中國聯通、中興、廣發證券、美的、歡聚時代等多家海內外知名企業,展示最新的產品與技術。

在展會上,多款高新機器人備受觀眾追捧,不少觀眾都爭先恐后地體驗最新技術的機器人。其中一款美的與安川合作的魔方機器人有15條軸,相當于有15只手。無論你把魔方擰成什么樣,它都能將其恢復到原狀,最快幾秒鐘就可以搞定。工作人員介紹,這款神通廣大的機器人還可完成危險實驗,也可用于醫療和搬運。

握手:中德11城共同組建城市聯盟

開幕式上,中德共11個城市代表共同發出組建中德工業城市聯盟的倡議。首批倡議城市的市長及代表依次上臺,包括中方城市佛山、江門、株洲、肇慶、揭陽和云浮,以及德方城市不來梅、漢諾威、烏珀塔爾、奧斯納布呂克和亞琛。他們在臺上以舉手形式宣布共同發起“中德工業城市聯盟”倡議。

隨后,21個優秀“互聯網+”戰略合作項目進行現場簽約,簽約單位既有國內互聯網企業龍頭,如百度科技、新浪網絡等,也有來自國外的優秀企業代表,如IBM公司等。

簽約單位之間合作的內容豐富多彩,既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計劃,也有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藍圖。

當日下午,“中國制造2025對話德國工業4.0”大會舉行。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區邦敏表示,德國是世界制造業質量與水平的標桿;而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制造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擁有龐大的市場與產量。因此,這次對話是世界工業“質”與“量”的握手。

“佛山作為制造業城市,在全國城市的制造業規模中排名第五。今年工業產值更接近2萬億元,而整個珠三角估計將達到10萬億元。”區邦敏表示,在產值龐大的同時,制造業的質量也需要不斷提高,因此希望加強與德國制造業的合作。

利好:打造專業性展會服務裝備制造業

開幕式上,世界知名的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就廣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暫定名)項目與順德區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作為此次博覽會中德城市合作的一項重要成果,廣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項目是順德通過北部一體化戰略融入廣佛都市圈核心發展的一大舉措。其目的是服務于珠江西岸萬億元規模的裝備制造企業,通過打造專業性展會,與廣州琶洲會展中心錯位發展,共同壯大珠江西岸會展經濟帶。

據介紹,廣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項目是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布局中國大陸的第二站。該公司運營總裁馬克·施羅澤表示,順德乃至整個佛山有強大的制造業基礎,而項目選址的順德北部區域地理優勢、交通優勢明顯。

據了解,未來該會展中心項目將成為互聯網+博覽會、華南(佛山)國際智造博覽會、順德家電博覽會、慧聰家電展、華南高端裝備零部件交易會、順德國際汽車博覽會等專業展覽的永久展館,并加快引入其他國際性的展會,讓中德兩國制造業的合作與世界接軌。

大咖觀點

焦點一:傳統制造業如何轉型?

在昨日的“互聯網+”高峰論壇上,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及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阿里巴巴資深副總裁涂子沛等7名大咖齊聚現場,短時間演講縱論傳統企業轉型以及廣東企業如何在新業態下利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創新。

美的方洪波:

傳統制造業企業大有可為

談及傳統產業面臨困境時,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并不認為傳統企業面臨困境。他表示,如果認為面臨困境,那是因為思維還停留在過去,在沒有互聯網沖擊前就已經面臨困境。

方洪波認為,互聯網+作為基礎設施,最終的結果還是要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他說,傳統制造業企業依然大有可為。

方洪波稱,雖然美的持續盈利但員工人數在不斷減少,是因為不斷提升勞動力生產水平,而非壓縮勞動力成本。

360周鴻祎:

民營企業可走IOT之路

周鴻祎認為,互聯網+對很多制造業企業來說,有一個巨大的機會,就是通過IOT(物聯網)互聯網技術讓產品用戶體驗發生變化。

“智能制造可以利用機器人等,實現按需生產,更好地去制造出產品來。”周鴻祎認為,一些沒有實現智能制造實力的企業,則可走另外一條路讓眾多物理化的設備接入云端,讓產品變得智能化。

財經作家吳曉波:

傳統制造企業需學會犯錯

吳曉波認為,對傳統制造業來說,互聯網+時代來臨后,企業由原來的公路走到了柏油馬路上來。吳曉波說,博覽會的舉行就是告訴企業新高速公路上會出現什么路況。

吳曉波認為,現在佛山有企業利用互聯網進行營銷、提高工作效率等,但更難的是企業內部的改變,比如企業內部生產線如何變得柔性等。

“現在開始國內的制造業企業與全球企業處在同一起跑線上,中德美面臨的同樣問題是,全世界都找不到轉型標桿企業。”他認為,中國產業很多都想走互聯網+之路,首先就是要學會犯錯誤,不斷沖上去嘗試,而不是停在停車場。

焦點二: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之差異

雖然“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有相同之處,但差異也不少。實際上,中國工業的特殊情況在于產業結構中相當于德國工業2.0、3.0、4.0的各種狀態并存,因此或許中國制造“2050”才與德國工業4.0更相近。

莫瑋:

中國工業要并聯式發展

工信部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莫瑋提到,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是中德兩國應對全球競爭的戰略,但中德兩國的產業基礎、發展戰略都有各自特點。中國工業大而不強的現象仍存在,不少產業結構都還在從2.0至3.0發展的階段,因此必須走“2.0補課、3.0普及、4.0發展”的并聯式發展道路。

他特別指出,中國工業需要在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強化。同時,發揮創新對制造業的引擎作用,推動裝備制造升級,打造中國發展新動能。

鐘志華:

2025與4.0不同很多

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鐘志華院士認為,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兩者有相同,但不同更多。二者的戰略定位不一樣,因為中德制造業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德國是由制造業強國向“超強”轉變,更注重發展高端產業和產業的高端環節,中國制造業增加值雖然約占世界20%,但核心部件等方面還有很大差距,因此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樣。

德國工業向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的過程中,并未強調質量的問題,因為其質量問題在2.0時期已經解決。中國制造的發展途徑,則要通過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結構優化等方面去進行。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