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李仙德:光伏發電補貼發放流程需簡化

時間:2015-09-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經歷行業“寒冬”之后,2015年中國的光伏產業呈現逆勢增長態勢。光伏發電正成為中國綠色經濟新的增長引擎。

“我國政府應當采取多方面舉措促進光伏產業發展。例如,簡化補貼發放流程、穩定西部電網建設并推動東部分布式土地政策改革、實施‘碳交易’機制,同時進一步鼓勵領跑者計劃在全國多個地區推廣等。”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仙德近日表示。

在經歷行業“寒冬”之后,2015年中國的光伏產業呈現逆勢增長態勢。光伏發電正成為中國綠色經濟新的增長引擎。

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光伏行業逆勢上漲,新增光伏發電裝機773萬千瓦。其中,新增光伏電站裝機容量達669萬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104萬千瓦。

“從2004年全球光伏市場1GW的需求量,到2015年預計的57GW,每年的增幅超過20%,這超過了現有任何一個行業發展的規律,甚至超過了其它任何一種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速度。因此,未來光伏產業將引領新能源的發展。”李仙德稱。

在國際上部分國家對中國光伏采取“雙反”之后,我國光伏企業紛紛轉型下游電站項目開發。由于具備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型、可預期的投資收益、低風險的運營成本、成熟的應用技術以及數據化的管理即時監控運營狀況,光伏電站投資受到眾多投資者的追捧,同時政府也出臺了大量扶持政策。

李仙德稱,光伏電站的特點決定了投資和收益都是固定的,建成后可鎖定未來20年到25年的現金流,不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存量項目的電價不會因為補貼電價的下調而下調。

據悉,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光伏電站早已是發達國家穩健資本熱門的投資產品,投資者主要來自保險基金和養老基金,更有如巴菲特等投資大鱷斥資20億美金重磅收購美550MW的項目。然而,在我國,項目融資難依然是光伏應用規模發展的軟肋。

李仙德認為,融資看重的是投資、風險和收益的關系。作為投資行業,只有盤活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我國光伏產業才能得到規模化的發展。在諸如國開行等政策性、前驅性資金的引領下,其他金融機構可根據自身特點在光伏投融資鏈條中發揮不同的作用,并能獲得預期的收益。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