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條“騰訊財經開始用機器人寫稿”的消息廣為流傳。機器人能寫稿,記者豈不是要失業?
據悉,“機器人寫稿”并非首次出現,其背后的原理仍是大數據分析。從“寫稿”能力來看,機器人目前仍集中在搜集整理信息上,與人類思考、分析、挖掘故事的能力相比,還差得很遠。
這則消息發表在騰訊網財經,標題是《8月cpi同比上漲2.0%創12個月新高》。該報道不僅介紹了cpi的相關數據,還援引了相關專家和業內人士的分析。就段落布局和語句連貫度看,稱得上是一篇中規中矩的新聞,看不出作者有什么特別。但報道最后的“本文來源”指出它的特殊性:dreamwriter,騰訊財經開發的自動化新聞寫作機器人。
“dreamwriter”直譯為“夢想作者”,它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除研發團隊,在騰訊內部也是一個秘密。但相關團隊負責人透露說,dreamwriter的基本原理仍是大數據分析,而設計dreamwriter的初衷不是取代記者工作,而是將記者從繁瑣的數據搜集中解放出來。
該人士說,昨天發布的新聞只是騰訊探索自動化寫作的第一步。未來,將會有大量的短消息稿需要機器人協助完成,“因為財經新聞每天都有大量的經濟數據要公布,比如公司財報、信貸等,機器人可以快速收集分析數據,也把記者從龐雜的數據信息中解脫出來。”
事實上,dreamwriter并非第一個會寫新聞的機器人,騰訊網也并非第一個刊登機器人新聞的媒體。美聯社從7月開始將使用自動化技術報道公司業績。
互聯網分析師唐洶指出,這也說明機器人寫稿的核心仍是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即從浩瀚的資訊中找出最可能受市場關注的那部分,通過算法,用人們能夠接受或新聞報道要求的格式呈現出來。這種技術與蘋果的語音助手“siri”、百度新推的電腦秘書“度秘”類似,就是計算機自我學習和對海量數據的分析。但大數據分析有局限性,只能從現有的信息中“拼湊”新聞,要根據線索挖掘故事,或通過文字展示情感偏向,依然無法取代人類。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