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專家解讀

時間:2015-09-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在“十一五”期間,排水設施能力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多年來,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領域一直缺少一部國家層面專門的法律法規,隨著《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出臺,我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將有法可依。日前,本報組織業內專家學者對《條例》進行解讀,本刊整理、刊發,以饗讀者。

“尊重自然”是統領性原則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杰認為,我國許多城市面臨水環境惡化、逢雨必澇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實現城市水系統的健康循環,而切入點就是規范的城鎮排水以及污水的深度處理和利用。《條例》提出排水與污水處理工作要遵循“尊重自然”、“統籌規劃”、“配套建設”、“保障安全”、“綜合利用”等原則,而“尊重自然”是統領性原則,它貫穿于《條例》的始終,在各個章節都有體現。如“削減雨水徑流”、“雨水徑流控制”的要求;明確雨水的排水分區和排水出路的要求;特別是提出要加強雨水排放管理,“發揮河道行洪能力和水庫、洼淀、湖泊調蓄功能”。這些都是“尊重自然”的體現。

北京排水集團副總經理鄺諾也認為《條例》體現了法理與天道的和諧統一。他表示,中醫講“通則不痛”,如果說雨水管道的淤堵,造成的可能是一段道路的積水;一條河道的淤積,有可能會給一個城市帶來災難。可見《條例》提出的加強河道防護、整治,定期清淤疏浚以保證排水出路,體現了順應自然的立法原則。

促進城鎮排水行業健康發展

我國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在“十一五”期間,排水設施能力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但是這些進步與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需求相比還是很不夠的,內澇防治、管網建設與維護、污水處理升級改造和污泥處理處置、城鎮污水處理以及再生水利用等這些“十二五”規劃中的建設任務還需要政策支持和大量物力、人力等社會資源的投入。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專業委員會主任楊向平說:“近些年,國內外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城市內澇,水環境惡化,城市供水緊張等一系列的挑戰已經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這些對于我們認識城市排水工作的重要性和不可怠慢性更有了直接的感受。”他指出,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是一個系統的公共服務事業,它的源頭連著居民、機關、企業;中段又在城市地下鋪設著的遍布各個角落的雨水和污水收集與輸送管道;末端還有污水與再生水處理以及河、湖和工農業、園林、市政雜用等各類用水設施,關聯與服務著城鎮社會的各個方面,只有在法規的支撐和政府的領導下,科學系統地規劃和管理好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營和維護工作,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城鎮基礎保障作用。總之,《條例》的頒布對全社會提高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工作的認識,整合更廣泛的社會資源繼續推動行業進步,依法推進城鎮排水事業健康發展意義深遠。

信息化管理模式被明確

如果說,雨水管網、調蓄、下滲等內澇防治工程設施是“硬件”基礎,那么以排水防澇設施地理信息系統為代表,先進的現代化、數字化管理手段,就是促進我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飛躍的“軟件”保障。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提出,《條例》將“建立排水設施地理信息系統”的內容以法規形式固定下來,為未來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行業發展明確了方向,奠定了基礎。

隨著我國城市規模越來越大,一座城市的排水管網可長達數萬公里,面對這些日益復雜、埋藏在地下的排水系統,傳統的依靠經驗、圖紙的管理手段,已經難以適應現代化城市建設與管理的要求,更難以給出系統、科學、準確、及時的規劃與管理建議。而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數字模型分析、地理信息技術等,可有效地分析并解決排水設施規劃、改造、建設與運行管理中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變“被動應對響應”為“主動預警處置”,變“看不見的風險”為“可預測、可感知”的形象內容。從發展趨勢來看,建立排水設施地理信息系統,提升排水設施管理的標準化、信息化、精細化水平,是我國未來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方向。

更多資訊請關注供水環保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