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企業不懼歐美“雙反” “走出去”化解風險

時間:2015-08-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機電商會統計數據顯示,此次歐盟對中國光伏玻璃征收反傾銷稅,影響的出口金額為3億美元左右,涉及光伏企業約200家。隨著稅率的大幅提高,大多數有產品出口歐盟的光伏企業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

剛剛渡過寒冬的中國光伏行業又開始面臨新的挑戰,日前,歐盟提高了對中國光伏玻璃的反傾銷稅,從最高38.4%上調至最高達75.4%,上調了近一倍。此前美國裁定中國晶體硅光伏產品獲得超額政府補貼、加拿也對中國光伏組件和晶片做出損害終裁,種種跡象顯示新一輪光伏“雙反”正在襲來。業內認為,經歷了兩年多的洗牌后,國內光伏行業的結構變化巨大,歐美市場占比已降至30%以下,此輪“雙反”對我國光伏行業沖擊將明顯減弱。

光伏“雙反”風雨欲來

中國機電商會統計數據顯示,此次歐盟對中國光伏玻璃征收反傾銷稅,影響的出口金額為3億美元左右,涉及光伏企業約200家。隨著稅率的大幅提高,大多數有產品出口歐盟的光伏企業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

事實上,歐盟上調光伏玻璃反傾銷稅只是我國光伏行業面臨新一輪“雙反”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歐美等國頻繁發起對我國光伏產業的“雙反”調查。7月4日,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對我國光伏組件和晶片“雙反”做出損害終裁,認定我國光伏產品對加拿大產業造成了損害威脅。

2013年8月,中歐雙方就光伏產品達成了“價格承諾”協議,協議設定了每年出口歐洲的中國光伏產品限額。今年底“價格承諾”將到期,而日前歐盟已正式啟動了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規避調查,并且在北京時間6月8日晚間宣布,對3家來自中國的光伏公司——阿特斯太陽能、中盛光電、昱輝陽光征收高額關稅。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目前國際上針對中國的光伏“雙反”有抬頭趨勢,一方面,中歐光伏價格承諾將到期,這時啟動對中國光伏的“雙反”調查,是為政策到期后保護國內行業做準備;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光伏“雙反”有點先下手為強的意思,中國是以非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加入世貿組織的,根據協議,2016年起這個條件就不存在了,美國屆時再想對中國發起“雙反”調查就不太容易了,可能想在2016年前率先采取行動。

企業冷靜應對歐美“雙反”

在2011年中國光伏遭遇“雙反”之前,中國光伏產品曾90%以上出口歐美市場。但經歷了兩年多的洗牌后,國內光伏行業的結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業內認為,國內企業應對貿易摩擦能力顯著提高,此輪光伏“雙反”對我國光伏企業沖擊將明顯減少。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5月,我國光伏組件出口至歐洲地區約為11.1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21%。2014-2015年,除日美等較大出口市場外,澳大利亞、印度、菲律賓、智利、洪都拉斯等光伏市場需求加大。

在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看來,為應對歐美的“雙反”調查,這幾年我國光伏企業積極調整戰略布局,國內光伏產品需求市場被逐步打開,同時亞太地區的政策支持和市場容量的迅速擴增使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市場發生偏移。從出口結構上看,我國光伏企業已經擺脫了對歐美的依賴,對歐美出口占比明顯降低。

有著“光伏教父”之稱的海潤光伏董事長楊懷進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歐美發起的“雙反”對于海潤光伏基本沒有影響。“以前海潤90%以上是出口,目前中國市場已經占海潤銷售的70%以上,東南亞市場占比也在百分之十幾左右,只要中國市場不出現大問題,應該不會對公司產生重大沖擊。”楊懷進說。

英利集團公共關系部副部長王志新也介紹,2011年以前英利九成以上的光伏產品出口歐美,當時美國“雙反”對公司沖擊很大,而現在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光伏市場,公司30%以上的產量在國內銷售,出口歐盟的占比不足20%,美國市場占比只有百分之十幾,日本及其他新興市場占比30%左右。即便一個市場對于中國光伏產品實施“雙反”,對于公司的影響也遠遠小于以前。

“走出去”成化解風險手段

雖然國內光伏結構變化使歐美“雙反”影響已大大減弱,但是為了化解風險,我國光伏企業也在加快“走出去”。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上半年,我國已建成投產海外電池與組件產能分別達到800兆瓦與1.5吉瓦,在建及擴建產能分別達到3.2吉瓦與3吉瓦;與此同時,我國主要光伏企業也在積極擴充國內組件產能。據EnergyTrend統計,2015年中國多家企業已經宣布擴產計劃,將新增4.2吉瓦組件產能,其中海外產能將新增1吉瓦。

近日,國內光伏企業正信光伏有限公司就與瑞士一家知名公司正式簽訂了代加工協議,以滿足歐洲市場對高品質光伏組件產品的需求,同時規避因“雙反”帶來的風險。

正信光伏全球營銷副總裁李倩表示,為了滿足歐洲客戶的市場需求,公司很早就已考慮在歐洲進行本土化生產,以徹底規避“雙反”問題。盡管中國、日本以及其他新興市場在不斷成長為公司的主要營收增長區域,但歐洲市場依舊不能放棄,公司依舊會以本土化向歐洲客戶提供優質組件產品。

其實正信光伏海外建廠并不是個案,今年7月,海潤光伏就計劃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海潤光伏電力以及企業集團Dalmia旗下公司KeshavPower,在印度建設一個160兆瓦電池生產項目;5月,晶科能源在馬來西亞開設了一家工廠,最終每年可以生產500兆瓦的太陽能電池和450兆瓦的太陽能板。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則正在泰國建造一家1.6億美元的工廠,并將和印度的WelspunEnergyLtd投資一家5億美元的工廠。

王志新介紹,除了海外建廠外,英利也在改變出口形式,由原來的單純出口組件向提供能源解決方案以及EPC總包項目轉型,進一步提高利潤率。

業內認為,雖然目前中國市場增長很快,已經成為國內光伏企業的最重要銷售市場,但是從風險控制來講,不應該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面,中國企業紛紛布局海外,一方面看中的是日益崛起的新興市場,希望在國外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地規避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頻繁發起的“雙反”調查。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