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是技術密集和設備密集型企業,資產設備數量大、品種多、自動化程度高、對設備的完好率及連續運轉可利用率要求高。電力生產過程中的故障和事故會危及設備和人身安全,甚至會波及社會用電安全,波及國計民生。綜觀現有的電力安全生產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信息孤島現象依然嚴重。電力生產過程內部就涉及多個專業,每個專業都多少建立了自己的專業應用,但各個應用之間互相基本沒有聯系。而電力生產的首要特點就是其生產的整體性,任何環節,都會影響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可靠的經濟運行。
安全生產系統與外部系統基本沒有聯系,由于產品特性決定,電力企業各部門存在著強耦合的嚴密的并行協同關系,現有狀況與實現電力企業“集團化運作、集約化發展、精細化管理和一強三優的發展目標。”相去甚遠。
作為現代先進科學技術方面的核心領域,依靠最先進的科學建立起來的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引領著現代化工業的前進方向,在工業生產中,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能夠在減少勞動力成本和強度上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能夠增強傳輸信息的有效性和實時性、提高檢測精確度,同時,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能夠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保證生產的安全。
我國工業規模受益近年來經濟刺激,處于快速擴張階段,電氣自動化對國內工業經濟建設極為重要,那么,我國在電氣自動化領域又該如何發展?
統一電氣自動化工程系統對電氣自動化產品的設計、測試、開機、維護都有重要意義。能夠把開發系統從運行系統中獨立出來,這對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來說,是跨越性的一步,能夠將系統通用化。系統的網絡應該保證現場的設施、監管體系、企業工程的管理數據保持共通。
在滿足產業統一之后,就需要深化制造部門的體制改革,關注市場化的影響,以便保證產品能夠滿足市場的需要。同時,企業不僅要在技術的開發上投入,還要使零件的配套生產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市場化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對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
在我國電氣自動化發展計劃的指導之下,隨著市場化的環境,不斷提升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創新能力。并且企業不斷吸收創新技術以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而科研的投入,為電氣自動化的創新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加強政策上的扶持,健全、完善機制對創新都是非常有利的。目前我國企業主要生產一些中低檔次的產品,產品主要服務于中小型的項目,企業應該打開自主創新的新局面,轉換經濟增長模式,逐漸提升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