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在2013年全國工程機械代理商年會上,主講“電子商務”的孫兆宏遭到冷遇。當時他表示仍要堅持下去,把互聯網的話題再講十年。
如今,僅過去兩年,大家有目共睹的是,互聯網野蠻地侵入了一個個傳統領域,或升級,或顛覆,或革命。而工程機械作為再傳統不過的行業,它的模式與生態也在進行著互聯網化,且這種迫切性愈發明顯。
互聯網能否摧毀工程機械代理制?
如今,代理商的主要盈利模式仍是沿襲了多年的傳統模式,從廠家處提貨,賣給用戶,從中賺取差價,同時得到一定的返利,再依靠保外維修及配件銷售獲利。但由于近幾年行業融資信用體系的崩塌,逾期大量產生,代理商在前端銷售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開始有人提倡重點發力后市場,在配件、維修、服務方面獲取利潤。但隨著行業的互聯網化,一些制造廠商加入了行業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始銷售配件,甚至今年還有廠家成立了自己的電商平臺。在艱苦的大環境下,廠家不得不占取主動,與代理商分配件市場里的一杯羹。
每一個行業都在變,工程機械行業的變化無可避免。而互聯網帶來的信息對稱也讓易極與利氏兄弟的二手機拍賣強勢突圍。同時,聯合了數百家二手機車商的中國二手工程機械聯盟的成立正改變著行業規則,對代理商也是不小的沖擊。二手機的消化尚待時日,新機的銷售又談何容易?另外,一些制造商在某些省份的代理商由廠家控股,變相直銷,也沖擊著代理商行業。
面對互聯網的沖擊,有代理商老總甚至表示,如今代理制已經不再具備說服力。“接下來,產品中心聯盟和服務聯盟也會成立,以后用戶貸款依靠制造商品牌的信譽去和銀行談,代理商就不用摻和了。”一位日系企業代理商老總隨即表示:“融資、服務社會化本身就是改變行業游戲規則的,第三方融資勢在必行。大家都要推動買方自己去融資,像汽車行業一樣。”
但仍有一些人持不同觀點,“世界不會一夜之間變了天”,他們認為,互聯網只是工具,改變不了商業本質,只有當融資、服務、維修能夠真正社會化,或者說工程機械都采用全款銷售不再需要售后服務了,代理商的模式才可能被革命。
不知怎么變,但“變”無法改變。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封閉的商業模式必將被打破,還將會有更多的新事物出現在工程機械這個傳統行業。一位代理商老總的話很適合作為本文的結尾:“代理商的根基仍是核心競爭力,深刻洞察用戶的根本需求,直面市場的變化,以人性作為模式的出發點,擁抱互聯網,駕馭互聯網,堅守產品與服務的商業本質,市場永遠都有春天。”
更多資訊請關注起重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