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預見可穿戴未來的五大方向

時間:2015-08-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科幻小說作家Philip K.Dick就一直幻想人類可以利用高科技來提升自身信息處理能力。在他的書中,以及根據他的科幻小說改編的兩部電影《銀翼殺手》和《少數派報告》中,未來人類在高科技硬件設備的幫助下,幾乎都能具備“超人”能力。

一直以來,人類對“人機合一”的概念非常著迷。

科幻小說作家PhilipK.Dick就一直幻想人類可以利用高科技來提升自身信息處理能力。在他的書中,以及根據他的科幻小說改編的兩部電影《銀翼殺手》和《少數派報告》中,未來人類在高科技硬件設備的幫助下,幾乎都能具備“超人”能力。

事實上,科技與生理的融合已經不再是幻想,也不再是只出現在科幻小說/電影里的場景了,而這一理念的源頭,應該就是從可穿戴設備開始的。當然,現在我們尚處在可穿戴進化的初期,如果說的再準確一些,應該是處在可穿戴設備發展的“幼兒期”。但即便如此,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許多各式各樣的可穿戴設備,它們幾乎可以監測人類所有活動,比如走路,睡眠,甚至監測體內血糖,等等。

可穿戴設備的影響

當我們談到腕帶,手表,以及其他可以“綁”在我們身上的電子設備,實際上能讓用戶接觸最多的,就是數據。

不過,真正的困難(當然也是機遇)在于,如何能找到更智能的方式去“解釋”可穿戴設備從我們身體上收集到的數據。當然,除了數據之外,設備制造商們也不能忽略其他設備關鍵要素,比如電池壽命\設備通訊和界面開發,等等。

作為一種新興的行業類別,可穿戴設備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它們甚至可以打造出一個全新的二十一世紀!不過現在,我們依然需要做大量工作,但隨著可穿戴技術的發展,筆者預測在未來的幾年內,它至少會對五個行業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一、基于數據的健康分析

什么意思:嵌入式生物傳感器和軟件,將會持續捕捉,傳遞,并分析人類健康和身體狀況。根據收集到的數據,醫生,護理人員,甚至是運動教練可以快速做出相應的決策。

DavidBerkoff博士是北卡羅納大學骨科專業的運動醫學醫生,他解釋說,“目前,利用可穿戴設備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進一步改善健康護理的連續性,”他繼續說道,“我現在對于病人的健康狀況還無法做到連續跟蹤,一旦有了實時追蹤的可穿戴設備,當病人來看病,我們就能拿到當天病況的第一手數據,幫助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可穿戴設備可以填補很多醫療行業的空白,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這些設備具備持續的健康監測功能。“有了這些設備,我們可以獲得更準確,且具有連續性的人體生理數據和日常行為數據,”DavidBerkoff博士補充說道,“在可穿戴設備的幫助下,醫療專業人士可以做出更好的決策,幫助病人改變不良行為,提升病患健康,這真的非常重要。”

二、搭載傳感器的個性化服裝

什么意思:個性化的可穿戴設備包括一些搭配了傳感器的服裝,消費者穿上這些衣服以后,可以檢測自身狀況,繼而能更好的健身鍛煉;還有使用了3D打印技術的醫療設備,可以提供個性化定制醫療服務。

有報道稱,耐克在自己的服裝里嵌入納米技術的傳感器,而且利用3D打印技術,人們很快也能打印出自己專屬的智能T恤。一旦有了智能運動服,運動員和教練就能更好地了解運動量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及時補水,或者運動員的心理壓力是否過大。而且融入了可穿戴技術的服裝,還可以幫助服裝公司(比如耐克)減少生產和供應鏈管理的成本。

嵌入傳感器的3D打印設備也會對醫療設備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美國梅約診所已經生產出首款定制臀部,他們現在正在研究如何在設備中嵌入傳感器,以便更好地監測患者功能和關節磨損等狀況。

三、為改善身體機能提供積極指導

什么意思:嵌入傳感器的硬件和服裝可以監測人體表現,提供分析,并且能夠建議用戶如何取得進步。可穿戴技術的下一階段,將會幫助每個人改善一切身體機能,比如健康,生物機械功能(身姿和步伐),等等。

可穿戴技術為改善身體機能提供積極指導,但其成功的關鍵就是必須要提升數據有效性和分析能力。StevenLeBoeuf博士是可穿戴設備制造公司Valencell總裁兼創始人,他認為耳朵是獲取身體信息的最好部位,并開發了可嵌入到普通耳機里的生理監測模塊,用戶在收聽音樂的同時,也能收集諸如,心臟速率、溫度和呼吸速率等生命體征數據。StevenLeBoeuf解釋說,“我們的技術最先利用了光信號傳感器,這樣可以確保數據收集的準確性。”

下一步,LeBoeuf準備在數據支持下,提升用戶參與度。“我們需要好數據,也需要有好軟件來分析這些數據,并且為用戶提供更多有幫助的建議,讓他們改善自身身體機能,生活的更加健康。”

四、基于手勢的人機交互接口界面

什么意思:人機交互,是指用戶可以使用手勢或其他自然動作與設備進行交互。通過采用日常動作和手勢,可以取代復雜的機器操作。此外,手勢操作還可以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人們也能更輕松地學會操控新設備和新軟件。

在谷歌眼鏡上,我們已經看到手勢操控界面的雛形,比如用戶可以眨下眼睛便可拍照;最近,蘋果公司也推出了一項專利,他們的AppleWatch將能支持基于手勢的自適應學習,用戶可以在上面進行各種通訊操控,比如導航AppleTV界面,在跑步機上運動時可以對翻頁iPad內容,甚至還能關燈,等等。

五、身份驗證

什么意思:可穿戴設備其實能為用戶提供獨一無二的簽名認證服務。舉個例子,有些人體獨特的特征,比如心律,就可以用于身份驗證,這比那些手寫密碼要安全、強大的多。

每個人都有忘記密碼的經歷,而且電子郵件也經常受到黑客攻擊吧。不過很快,這些遭遇就將成為過去,全新的可穿戴技術將會提供解決方案。比如帶有心率監測器的智能手表,可以測量佩戴者的心律,并把它設置為密碼。還有一些公司正在研究利用外部設備近場技術實現自動登錄,比如當安卓手機和安卓智能手表彼此靠近時,便可互相解鎖。

面對未來

當然,筆者需要提醒的一點是,如今很多面向消費者的可穿戴技術只做了極為膚淺的研究。事實上,我們可以在很多方面鉆研的更深,比如仿生學,互連外科修復學,等等。就拿Google舉個簡單的例子吧,他們開發出了一個隱形眼鏡,可以監測血糖水平并糾正視力。此外還有研究顯示,人體胃酸可以發電,這又讓可穿戴技術向前邁了一大步,或許未來,可穿戴技術能與人體可攝取技術結合在一起。

盡管目前仍是可穿戴技術的“幼兒期”,但可以肯定的是,人類正逐漸與這項技術相融合,推進可穿戴技術創新不可避免,也是大勢所趨。事實上,可穿戴市場的表現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如果你是一名創業者,同時也希望進軍可穿戴領域,那么請做好準備,迎接這股新浪潮的到來吧!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