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應用日益廣泛,需求將不斷增長。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制造國,除了汽車制造業外,還有很多產能很大、可以實現機器人替代人的制造業,比如說電子電氣、食品、化工、玻璃等傳統行業。機器人市場前景廣闊。
焊接機器人存在巨大進口替代空間
國外機器人在應用最廣泛的焊接機器人上占據絕對優勢,市場份額超過95%。在搬運和配送機器人上,國內公司份額相對較高,而國外公司在焊接機器人上占統治地位,技術遙遙領先,以OTC為例已開發出七軸弧焊機器人。焊接機器人最早應用于汽車行業,因對焊接的精度等各方面要求較高,因此一直是采用國外機器人生產線,國產機器人目前無法滿足汽車行業的需求,但是在其它領域如工程機械等已有成功案例(三一臨港自動化生產車間),佳士科技、瑞凌股份也尋找國外合作伙伴,欲分得一杯羹。
中國市場對焊接機器人的需求量尤其大,自2009年以來,焊接機器人一直是中國市場銷量最大的機器人,2012年中國市場焊接機器人銷量10882臺。截至2014年,中國保有的10萬臺工業機器人中,焊接機器人保有量超過50000臺,占50%之多,是應用最多的機器人類型。其中弧焊機器人保有量超過30000臺,點焊機器人超過20000臺,點焊機器人在汽車工業上有著卓越的應用。2012年中國汽車產量為1550萬臺,而同期德國汽車產量為540萬臺,所擁有的點焊機器人數量卻有24500臺。這也說明如果以德國工業的自動化程度為參照,點焊機器人在中國還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以及目前不到5%的市場份額,為國內焊接機器人的進口替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只要國內公司能在技術上與國外公司縮小差距,達到應用行業的基本要求,那么進口替代數量必將大大增加。
電子、食品,低端制造業潛力巨大
對于國內機器人企業來說,選擇發展方向也是很重要的,雖然國內機器人技術一直在快速進步,但是要達到頂尖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加強自主創新研發、與國外頂尖廠商合作之外,國內機器人企業還應該關注對機器人技術水平要求不是很高的行業,自下而上,實現進口替代。回顧國外機器人企業發展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國外的機器人產業與汽車產業息息相關,汽車產業的發展直接帶動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而國外的機器人公司也多是針對汽車制造業的特點來設計和制造機器人。作為全球第一大制造國的中國,除了汽車制造業外,還有很多產能很大的、可以實現機器人替代人的制造業。比如說電子電氣、食品、化工、玻璃等傳統行業。在這些行業中,機器人往往只需要完成簡單的裝配、搬運等重復勞動任務,對于機器人的精度和一致性并沒有非常高的要求,這些相對低端的機器人雖然在功能上不能與高端智能機器人相抗衡,但某些行業的簡單工作低端機器人也足以勝任。在技術上低端機器人也更容易被國內廠商掌握,對于國內廠商來說,可以先從相對低端的機器人市場打開市場,逐步向高端市場滲透也是一條不錯的發展路徑。
低端機器人在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作為制造業第一大國,中國僅僅電子元件制造、食品制造、橡膠塑料、化工行業的從業人數就超過了1300萬人,以每萬人機器人密度100估算,僅僅這幾個行業機器人需求量即可達13萬。除了這幾個行業之外,五金建材、衛浴生產等低端行業也具有很大的市場規模。從以上情況我們可以看到,想要在機器人產業上尋得突破,一些技術水平比較落后的國內機器人公司可以選擇“避國外之鋒芒”,從略低端的機器人方面發力。中國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非常多,這類企業一方面非常迫切需要自動化設備來解決用工荒、勞動成本高的問題,另一方面還非常關注投資回報周期,希望花盡量少的錢和時間收回成本。對于這些企業來說,只要求用少量成本買到能代替人工的機器人,而在精細度、控制能力等品質指標上可以做些折中。這個細分市場進入門檻低、市場大,且沒有國外機器人巨頭的競爭。
工業機器人工程師前景
據《2014中國社會藍皮書》顯示,未來10年我國將向人口老齡化轉型。目前,我國正面臨勞動力日益短缺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的問題。相比人力成本,近年來機器人的性價比優勢日益凸顯。與此同時,機器人還能夠在惡劣、危險以及重復等特殊、不宜于人工作的環境中工作,具有人工勞動力所不具備的優勢。
機器人應用的日益廣泛,需求將不斷增長,必將帶動機器人工程師的就業發展。現在的狀況是,機器人市場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遞增,而相應的機器人工程師人才儲備數量和質量卻捉襟見肘。
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對近年來國內機器人產業所表現出來的爆發性發展態勢,高校、職校等培訓機構的課程設置仍然滯后,盡管一些機器人廠商提供相關培訓,卻存在品牌針對性過強,推廣力度不足、配套設施不足以及培訓網點有限等短板,難以達成系統的教學流程,尚不能與全國各地求學者的需要很好地契合,導致眾多有志投身機器人行業者求學無門。
為滿足人們的求學需要,向企業輸送合格的專門人才,杭州端德教育成立了專業的工業機器人培訓機構,15年夏在浙江推出第一期培訓項目,端德教育的機器人工程師培訓課程以就業為導向,開設企業實訓模塊,與企業的需求相結合,真正的讓學員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實踐技能,了解當下前沿的機器人科研項目,緊跟社會需求,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此舉意味著今后國內工業機器人學、研、產、用產業鏈將更加完善。
結語:我國的工業自動化正在逐漸成熟,工業機器人的浪潮即將到來,當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開始大規模采用工業機器人時,機器人工程師的就業前景更加廣闊。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