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包裝機械比之國外產品 科技含量亟需提高

時間:2015-07-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加強產業共性技術研究,是提升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創新能力的堅強保障。目前,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共性技術研究滯后,且缺乏有效體系和機制,缺乏整體規劃和政策保障。

目前,我國包裝機械出口額還不足總產值的5%,進口額卻與總產值大體相當。這說明我國對包裝機械的需求缺口很大,國產包裝機械與國外產品相比,科技水平差距仍然較大,遠遠滿足不了國內需求。中國食品包裝機械品種約有1300多種,但全都缺少高科技、高精度、高質量配套產品,產品性能低,穩定性和可靠性差,壽命短,表面處理粗糙,造型不美觀。

從企業狀況看,近7000家企業中約有2000家不夠穩定,每年有近15%的企業轉產或倒閉,同時又有約同等數量的新企業進入這個行業;缺少龍頭企業,年銷售額超過億元的僅十幾家,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的企業約有50家。從科研產品開發上看,還基本停留在測試仿制階段,自行開發能力不強,科研投入少,經費僅占銷售額的1%,而發達國家高達8%~10%。

如何進一步提升我國食品包裝機械行業的整體實力,使其在國際化潮流中能夠參與角逐、追趕國際水平,業內人士認為有三種可能:

首先,培育發展高端設備制造業,打造行業知名品牌。“我們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要把培育發展高端設備制造業為重中之重,強化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突破重點產品領域薄弱環節,為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保持可持續發展和做大做強創造必要條件。

其次,提高產業發展質量與效益,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目前,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出口量還很小,去年還有13.5億美元的逆差,說明相當部分尚處于靠簡單加工和靠廉價勞動力增效的產業低端,需要走的路還很漫長。產品利潤水平很低,再加上物價上漲、能源相對短缺、環保要求高等多重壓力,產品原有的比較優勢逐漸弱化,而比較劣勢日益凸顯。

第三,加強產業共性技術研究,是提升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創新能力的堅強保障。目前,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共性技術研究滯后,且缺乏有效體系和機制,缺乏整體規劃和政策保障。近幾年,囿于體制機制和商業利益等原因,使得其共性技術研究不能形成規模,而且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取得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綜合以上三點,包裝機械之所以停濟不前最大原因是對科技研發的投放不足,導致國外廠商不投資我國產品。而且食品和包裝機械沒有安全和嚴格監管,令外國商家根本不會相信中國產品,我國的食品和包裝機械慢慢地減少對外出口量,如果仍不作出改善,我國的食品和包裝機械業將在便會成為夕陽工業。

更多資訊請關注印刷包裝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