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記者從山東淄博召開的中德機電一體化職業教育國際論壇上得知消息稱,我國首套以工業4.0為標準的智能制造生產實訓系統正式投入使用。
在中德工業智能制造技術中心,記者看到一條西門子開關的生產線正在運轉,操作人員將零散的塑料材料裝進生產線的原料盒內,不一會兒,生產線另一頭就制造出了完整的西門子開關。
“這個生產線包括了智能裝配生產系統、自動包裝系統等,是一個完整的智能工廠模擬裝置。”德國萊茵科斯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介紹,這條生產線不僅能自動生產、控制檢測產品質量,還能通過讀寫器識別出產品批次、型號,并決定產品進入哪個倉庫的哪個包裝箱。整條生產線上,只需在進料和物流這兩處有人操作。王偉介紹,建立該系統投資了1500萬元,主要用來培訓適應未來智能工廠技術要求的操作人員,也將根據生產企業的需要來設計、制造相應的生產線。
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秘書長黎曉東表示,該系統投入使用,將對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助推“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起到巨大作用。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