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汽車千億級市場前景廣闊

時間:2015-07-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智能汽車是一個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統,它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傳感、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技術,具有智能化與共享化的特點。

近年來,在互聯網的“鼓動”下,傳統車企擁抱互聯網,互聯網企業跨界造汽車成為了發展新趨勢。在寶馬、上汽、谷歌、阿里巴巴、百度與樂視等企業發力下,智能汽車概念逐漸被大眾所熟知。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提出,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不斷融合,被視為新一輪經濟社會轉型、企業轉型與重構商業價值的重要推動力。

智能汽車是一個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統,它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傳感、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技術,具有智能化與共享化的特點。近年來,隨著傳統汽車市場增速變緩,汽車四化(電動化、電商化、智能化與共享化)將成為長期的發展趨勢,這就為智能汽車的未來留出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對于大多數互聯網公司來說,對造車或售車的參與并不是其在智能駕駛中所看重的最重要的潛在盈利點,他們希望在車內乘客無需自助駕駛汽車后,能在車內對資訊、音樂等內容有更大的消費空間。

考慮到目前“80后”與“90后”成為購車主力,這類消費人群消費特點不僅僅停留在汽車的安全與性價比上,更多注重個性化的體現、以及對于互聯功能、智能科技的關注,因此預計未來智能汽車在市場上將有長遠發展。

百度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利潤并不來自于對汽車生產的分成,做智能駕駛的構想是希望建立基于智能車的生態系統。百度在智能駕駛中的“生意”實際上來源于對車內乘客的服務。智能駕駛最大的作用是把人從枯燥的駕駛環境中解放出來,而后車內人會有更多的空余時間去進行“信息消費”,百度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乘客在車內對網頁、音樂、影視等內容的盈利。

從汽車駕駛這個技術的發展歷史來看,共包括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解放雙腳,第二個技術就是解放雙手,第三階段就是解放雙眼。中國各家互聯網公司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到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中,而這和我國消費者對這一技術的高度接受程度不無關系。

據寶馬的調查結果,在中國聽說過自動駕駛技術的消費者占被調查總數的90%,而日本、美國、英國的這一比例分別為不到60%、70%和不到70%。此外,中國接近90%的人能夠接受自動駕駛技術,但在德國這一比例約為50%。在外界看來,無人駕駛汽車作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同時也將是繼手機之后下一個移動互聯的主要終端。

“94%的中國人愿意接受付費的車載互聯服務,這一比例在德國為74%。”中國移動中移德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陰啟明介紹,目前中國司機平均在路上有30分鐘的時間需要“打發”,他們愿意在車載互聯服務上付費500歐元,而德國車主愿為此支付的費用為200歐元。

鑒于此,在IT企業看來,實現智能駕駛或自動駕駛后,車內時間將更加靈活,消費空間將更大。不僅如此,根據德國經驗,在駕駛行為矯正系統的作用下,每10噸以上的重型卡車在駕駛行為矯正系統和獎金回饋激勵作用下平均節省一塊錢。另外與SAP合作智慧港口系統,漢堡港每天貨運時長節省約30萬分鐘。MIN車聯網系統幫助物流車隊將到貨期限準時率提升10%,貨運能力提高20%,貨運成本最高下降20%,油耗最高降低10%。“之前業內預測我國2020年能上網的汽車占比會突破20%,但是最近預測突破30%以上。這會為中國帶來千億級的市場。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