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在中國移動互聯網年會上表示,移動互聯網驅動著整個全球互聯網和新興技術的創新與變革,也是規模最大、發展最快、創新最為活躍的一個領域,而移動互聯網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是和物聯網結合。
余曉暉透露,去年全球移動用戶大概是73億,這個用戶數已經超過了全球人口的總數,可以說是基本上適宜通信的人口全部覆蓋了。其中3G4G,也就是移動寬帶的用戶比例大概接近40%。從終端來說,去年手機出貨量大概是10億部。
余曉暉稱,中國智能手機的浪潮和全球比的話,處于回落的狀態。從2009年以來,中國智能手機增長速度是一年比一年高,2012年增長了接近167%,2013年、2014年則有一個勻速調整。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國,全球大部分的產能都在中國,這樣的調整也是正常的。在智能手機掀起浪潮的同時,我們看到中國品牌持續崛起,聯想、華為、小米等在全球的位置應該是越來越靠前。在全球前5名中有兩家是中國的企業,前10名中有7家是中國的企業,這也證明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帶動了產業升級。
對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余曉暉表示,移動互聯網未來很大的方向是和物聯網結合。他指出,全球終端在2020年的時候,有數據說會到100億,也有的說會到200億,但其中跟中國相關的,用4G卡、3G卡的,去年大概是2.4億,未來5年會擴大5倍左右,達到10億以上。智能汽車、智能硬件會成為萬物互聯非常重要的方向。可穿戴智能終端是過去幾年大家非常關注的領域,但是經過這幾年的實踐,實際上它的發展沒有想象的那么好。雖然其本身的空間是非常大的,但是仍然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功耗、材料、個人隱私問題等,這里面會產生遠遠大于手機終端規模的新的積聚。
余曉暉為與會者展示了今年年初國際上一個機構對全球移動互聯網產業領袖作的調查,調查題目為“未來5年,移動會影響哪些最重要的領域”。調查結果顯示,移動健康排第一,接下來是智能家居,然后是智能汽車,還有健身、企業IT、娛樂業、金融與商務、教育等。他表示,從中我們大體上可以看到一個脈絡,移動互聯網深刻影響到大家所能看到的重要的傳統產業領域,這些還只是一個開始。
余曉暉進一步表示,從2007年以來,全球最大的創新浪潮就是移動互聯網,在這個浪潮中,中國抓住了這個機遇,在終端應用和網絡技術以及芯片技術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同時還出現了一批有影響力的企業和品牌,而且形成了幾千億的大市場。未來,移動互聯網本身的變革和“互聯網”的推進所形成的融合效應,不僅能醞釀更大的創新空間,也會形成一個上萬億級的市場。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