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專家表示政策保守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瓶頸

時間:2015-07-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不過,雖然正面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許多的困難,但是汽車限購政策卻在限制了傳統燃油汽車發展的同時,客觀上起到了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近幾年,幾乎波及整個中國范圍的霧霾天氣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因此,中國政府對于大氣污染治理的相關政策也相繼頻密出臺。其中,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則作為大氣污染治理的一項內容被列為重中之重。

今年兩會,有關大氣污染治理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提案成為熱門話題。同時,2015年1月1日起,最新的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如今新的環保部長也已經上任。這一切好像預示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與市場的政策力度將再次加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然而,除了政策方面的各種因素,市場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與安全的疑慮,仍讓消費者顧慮重重;基礎設施網絡的不健全,也使得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產品中缺乏足夠的信心。諸如此類種種的障礙,始終讓新能源汽車市場難以有實質性的突破。

不過,雖然正面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許多的困難,但是汽車限購政策卻在限制了傳統燃油汽車發展的同時,客觀上起到了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著名汽車行業評論員張志勇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和充電設施情況有很大改善,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加之許多地方的汽車限購政策也給消費者帶來了購買動力,從這些情況來看,新能源發展前景只能越來越好。

北京地區新能源汽車保持火熱發展勢頭

2015年以來,汽車行業面臨的形勢較為嚴峻。我國汽車市場雖整體保持增長,但增速呈逐月下降態勢,出口持續下滑。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亞市”)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新車交易情況保持與全國一樣的下降趨勢,累計交易新車237900輛,同比去年273000輛累計下降12.86%,降幅高于全國14.29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北京地區新能源汽車保持著火熱發展勢頭。北京市科委雙新處處長許新超對媒體透露,截至6月底,北京市累計推廣純電動汽車1.85萬輛,其中小客車1.2萬輛,呈現車樁(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兩旺的發展局面;亞市數據顯示,北京第三期新能源汽車指標申請及通過審核人數環比第二期分別增長84%和92%;不限行特權措施與補貼與免稅政策疊加,提升新能源汽車搖號熱情。

2014年北京市第一次新能源汽車市場搖號,申請私人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數量達到了1400多人。1400多人的數量盡管與北京市的預期目標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這1400多人已經標志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015年第三期電動車搖號中簽率88%,告別北京新能源汽車無需搖號直接配置狀態。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6月底,北京市共上牌新能源汽車1.39萬輛。

從國家政策來看,汽車限購基本被肯定了政策上的合理性,但是新能源汽車卻是國家積極鼓勵的發展方向。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明確規定:“有關地方實施限號行駛、牌照額度拍賣、購車配額指標等措施時,應對新能源汽車區別對待”。

雖然各個實施汽車限購的城市基本都規定新能源汽車被納入統一的限購計劃之中,比如,北京市科委正式發布的《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管理辦法》規定新能源汽車全年只有配額20000輛,但是申請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的總體數量很難突破這個數據,也就是說,北京市形式上也限制新能源汽車市場,實際上卻給了新能源汽車自由發展的空間。

隨著北京市的汽車限購政策越來越嚴格,能夠有機會購買傳統燃油汽車的幾率越來越低,而希望購買汽車的消費者的數量仍然有增無減。“當這些蜂擁而至的消費者希望購車卻不能買到

政策層面:應取消地方保護主義

解決機動車尾氣污染最好的方式有兩個:一是提高燃油品質;二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目前,供應北京地區的燃油是全國最為優質的,那么只能采取進一步推動新能源電動車普及的步伐。張志勇說,“假設北京目前有一百萬輛電動車在運行,那么北京的空氣質量狀況絕對將是優級,環境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北京比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城市都更需要電動車。”

自從2009年國家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直沒有根本的起色。張志勇認為,而造成新能源汽車市場窘境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地方保護主義,地方保護主義雖然對當地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沒有進行限制,但是外地汽車企業卻是百分比限制。“顯然,地方保護主義與國家政策相悖。”

“目前新能源車市場最大的阻礙還是政策,現行的政策仍非常保守,國家推動的試點本身就讓非試點城市或者地方被排除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之外,所以不應當實行試點,而是應該放開,讓全國所有的市場和所有的消費者都能夠享受到購買新能源車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潛力爆發出來,也能限制某些地方實施地方保護主義,地方保護主義在巨大的市場面前會顯得微不足道。如果把試點城市取消,把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向全國,那么新能源車的增長速度比現在快很多。”張志勇說。

技術層面:配套設施不完善仍為瓶頸

除了政策方面的各種因素,市場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與安全的疑慮,也讓消費者顧慮重重;而基礎設施網絡的不健全,讓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產品中缺乏足夠的信心。

此外,充電樁設施仍然是新能源汽車消費增長的重要瓶頸。張志勇表示,除了新能源汽車技術上的革新外,充電配套設施建設難以支撐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增長是制約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問題和障礙。

消費者陳女士告訴本網記者,自己屢次搖號未果的情況下,也堅持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原因是目前相關配套設施仍不完善,“如何便捷、快速、隨時充電是最擔心的問題。”

“消費者有這樣的顧慮,是由于相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宣傳不足所造成的。”張志勇進一步解釋,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技術條件越來越成熟,比亞迪純電動車在深圳的出租車系統運行很多年,并且實現了盈利。眾所周知,出租車市場對汽車品質的要求是最高的,所以消費者完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目前,續航里程200-300公里,一般做通勤使用,在北京市區行駛一天是足夠的,不跑長途沒有任何問題,可以采取白天使用,晚上充電的方式。

據了解,目前新能源車的消費增長增強了廠家研產銷的市場信心,提升了廠家及社會資源投資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頻繁出臺,小區物業從“攔路虎”轉變為“橄欖枝”,不少小區開始用充電樁作為吸引購房者的關注點。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