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15年7月7日),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新一期報告《物聯網:超越市場炒作之外的價值》出爐,該機構認為:目前市場對物聯網的種種炒作,仍然低估了物聯網市場的潛力。同時,麥肯錫還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產業可以為經濟市場帶去高達11.1萬億美元的價值(約合人民幣73萬億元)。這一數值比2014年中國全年的GDP產值(10.4萬億美元)還要高,大致相當于2014年全球GDP的15%。
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當今參與物聯網共同建設和發展的企業,并不足以去撬動這一11萬億美元的超級大蛋糕。2014年,全球物聯網市場價值為6558億美元,距離11萬億美元,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有多遠?形象的比喻就是:“需要30個漲停板。”
為什么智能硬件廠家撬不動這塊大蛋糕?
在我看來,智能硬件廠家啃不動這一蛋糕的原因有三:單兵作戰、缺乏合作和經驗不足。就拿中國的智能硬件廠家來說,他們身上可以看到其中1-2條,甚至可以看到3條。
單兵作戰是中國的智能硬件廠家最常見的錯誤。每個企業都執迷地認為可以憑借自己的研發實力來搞定一個智能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推廣和售后環節,而實際上,他們可能可以順利地完成設計和研發環節,當進入之后的環節時,就會發現“單兵作戰”的缺陷。面對中國龐大的“山寨市場”,采取單兵作戰的人太多,當局者往往越關注生產和銷售環節,而忽略其他環節。
因為盲目的自信和對他人的顧忌,廠家很難選擇與其他廠家進行合作。許多廠家都希望獨立完成產品布局,然而技術、推廣等種種因素限制著他們的發展。面對銷售、利潤的壓力,不少智能硬件廠商會饑不擇食,降價、鋪貨、砸錢推廣等方法短期地解決了他們對銷量的渴求,但對于整個智能硬件、甚至物聯網行業都會造成長期的危害。
不可否認,物聯網、智能硬件是新興行業。這個炙手可熱的市場中只有起點,還沒有出現特別成功的案例,也就不存在值得廠家去借鑒的例子。曾經被人們認為必然成功的AppleWatch智能手表,現在也面臨銷量暴跌的陰影。新興行業,只能去探索,缺乏經驗而導致犯錯是贏得市場的必經之路。
撬動這塊大蛋糕的“正確姿勢”
11萬億美元,這塊大蛋糕可真大,雖然有很多因素限制著,但并不是啃不動。選擇一個合適的平臺或許更容易實現智能硬件廠商的目標,那么怎么才能找到“正確的姿勢”呢?
在美國,中國智能硬件廠家的同行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解決方案:利用系統化、一體化的平臺來解決問題。RevolvHub就是平臺化解決方案的最佳代表。Revolv通過接入家庭局域網,可以讓用戶在局域網內和廣域網上對家庭中所有的智能硬件產品進行控制和管理,例如它可以自動識別家中已經聯網的智能門鎖、智能攝像頭、智能燈泡、智能調溫器、智能音響等設備,用戶只需要通過Revolv的應用程序就讓之前分散的智能硬件整合在一起,實現最簡單、最高效的智能家庭解決方案。
Revolv的這種解決方案也給了國內同行格瑞利提供了靈感,但他們并沒有采用開發實體硬件hub的方法,而是采用了云端智能家居平臺的方法,讓家庭中所有的聯網設備都通過互聯網與云端的服務器進行信息交流,而云端的平臺則負責對用戶家庭中的設備進行控制、管理,而且還實現了以往智能硬件之間無法進行信息交互的難題。智能硬件廠家可以享受便利的接入,用戶則享受著云端平臺帶來的舒適和智能。
借助云端的平臺,智能硬件廠家的產品不再單打獨斗,因為他們可以找到一個可以依靠的、信賴的合作伙伴,幫助他們管理、銷售產品,甚至還能在中國聯通的渠道上進行推廣,收獲巨大的市場。
據悉,從去年年底開始,格瑞利就與中國聯通完成了戰略合作,在今年年初發布了“沃家總管”的智能家居平臺。也就是說,如果智能硬件廠家接入格瑞利為中國聯通打造的“沃家總管”的智能家居平臺,就可以享受到中國聯通覆蓋全國的實體和線上多終端的渠道推廣、銷售、與售后服務。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聯通選擇與格瑞利合作,也足以證明這一平臺的可用性和潛力,加入這一平臺之后,智能硬件廠家可以從此前就加入這一平臺的產品上學到寶貴的經驗,對于廠家自己的產品開發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
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的智能硬件廠家們,必須啃得動這一塊美味的大蛋糕。然而這塊價值11萬億美元的大蛋糕,僅憑廠家一個人的實力是無法撬動的,在格瑞利這樣的平臺的幫助下,可以輕松地品嘗到。與此同時,廠家不僅可以收獲自己的發展,也可以推動整個平臺的發展,使中國的智能硬件市場往更健康、良好的方向發展。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子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