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唱衰純屬多慮? Apple Watch已然成功

時間:2015-07-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多方輿論唱衰Apple Watch,甚至部分人士極端地認為Apple Watch就是款失敗的產品,那么,Apple Watch真的失敗了嗎?它到底在謀一盤怎樣的局呢?

近日,曾可謂萬眾矚目的AppleWatch又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道,蘋果手表已經出現滯銷和積壓;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Slice估計,AppleWatch全年銷量可能無法達到某些分析師的樂觀預期值;二手交易平臺NextWorth則宣布,將推出AppleWatch回收服務,只要不存在軟件與硬件質量上的問題,用戶即可以五折價格將自己的AppleWatch賣給NextWorth,但黃金版AppleWatch不在這次回購服務之列。

多方輿論唱衰AppleWatch,甚至部分人士極端地認為AppleWatch就是款失敗的產品,那么,AppleWatch真的失敗了嗎?它到底在謀一盤怎樣的局呢?

AppleWatch完成從0到1的跨越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GlobalEquitiesResearch的數據,自從今年4月10日上市銷售以來,AppleWatch的訂單已經達到700萬塊,出貨量達到250萬塊。同時,蘋果有望在本季度末實現約500萬塊AppleWatch的出貨量。

這在今天的智能穿戴產業,不論是手表、手環或是其它類型的人體可穿戴設備,已經是個無人能敵的銷售數據了。之所以今天很多人認為AppleWatch產品本身以及市場表現沒有達到預期,主要是因為沒有站在智能穿戴產業的視角來看待這款產品,而是將其放到技術已經進入到中老年階段的手機、PC產品層面進行比較,這對于智能穿戴產業而言并不“公平”。

從產業的發展角度來看,智能穿戴產業可以說是一個處于嬰幼兒期的產業。在被谷歌眼鏡引爆至今,其芯片、處理器、通信傳輸、交互、云端、顯示、續航、充電、傳感器等產品的技術載體并沒有搭建完成,甚至諸多產業鏈技術連發展方向都還沒摸索到。但是,手機則是步入了中年期的產業,PC更像是已經步入老年期的產業?,F在,將嬰幼兒期的產業與中年期、老年期的產業“相提并論”,顯然并不合適。

而且,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從出現到成長、成熟,不論是從產品還是產業鏈層面來看,都需要一個發展周期。以蘋果自身的iPhone產品為例,真正被大眾認知、接受并爆發是在iPhone4上。那么iPhone在改變手機歷史這件事上,所經歷的時間周期到底是多長呢?

2004年,蘋果公司召集了1,000多名內部員工組成研發iPhone團隊,開始了被列為高度機密的項目。一直到2007年6月29日下午6時,第一代iPhone才正式在美國發售。而喬布斯花了3年時間打造的第一代iPhone手機,后置攝像頭像素只有200萬,不支持3G網絡,更談不上4G,在操作上也不支持復制和粘貼;甚至,在當時還因為無法拆解的電池設計而引發了市場爭議。在隨后的幾個月中,產品的市場銷售表現并沒有達到預期,為了促進iPhone銷售,喬布斯做了iPhone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降價。之后,伴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完善,以及蘋果自身圍繞iPhone這一顛覆性產品在軟硬層面的不斷優化,直到2010年6月7日,蘋果公司所發布的iPhone4才真正意義上的將智能手機產業帶入了“智能”的成熟、穩定階段。

基于這個比較層面,我認為市場研究公司GlobalEquitiesResearch的數據可能更具參考價值。其對AppleWatch與iPod、iPhone、iPad進行的對比數據顯示:iPod上市后,第一季度總銷量僅為12.5萬臺;iPhone上市第一季度銷量為110萬部;iPad上市第一季度銷量為330萬臺;而AppleWatch的第一個季度就有望實現約500萬塊的銷售量。由此可以說,AppleWatch是蘋果公司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新品類產品”,

在一個產業鏈還未搭建成熟的產業里,AppleWatch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其在市場上的表現,不論是與同產業產品相比,還是與曾經的iPhone、iPad相比,單從銷售數據層面來看顯然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相信很快我們將看到二代、三代的AppleWatch登場,隨著蘋果自身對于產品的不斷優化,以及產業鏈的不斷成熟,必然會表現得比iPhone更好,并會帶來比iPhone更大的成功。

AppleWatch獲得智能穿戴領域雙聯冠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ThinkBigAnalytics在一份最新的報告中表示,AppleWatch在前兩周的銷量很有可能會達到300萬,其中180萬為運動版、120萬不銹鋼版、4萬18K金定制版。ThinkBigAnalytics旗下分析師CarlHowe認為,這300萬銷量將會帶來將近20億美元的收入。這其中最關鍵的數據是AppleWatch的毛利率高達60%,是蘋果公司迄今為止最吸金的產品。

目前,我們對庫克所打造的AppleWatch是否能在最終兌現華爾街那些資本家的預期下定論,尚為時過早。但就從當前的市場銷售表現來看,AppleWatch顯然已經在智能穿戴領域奪取了雙聯冠。一方面是其銷售數量超出了迄今為止其他品牌的智能手表銷量之和;另外一方面則是迄今為止賺取了智能穿戴產業其他所有品牌利潤總和的N倍。銷售了那么多,又賺了那么多錢,想說AppleWatch失敗真不容易。

吸引多方陣營加入共同培育市場

當前智能穿戴整個產業面臨著一個比較尷尬的現實處境,消費者對于產業以及產品的認知處于一種模糊的狀況。AppleWatch的出現,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價值在于給整個產業帶來了信心與鼓舞。一方面加速了互聯網、IT等領域的企業大舉進入;另外一方面觸動了瑞士鐘表企業的進入;此外,還吸引了大批的創客進入。這三方面的發力,對于智能穿戴產業的消費者認知普及教育,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就鐘表產業來看,Swatch的發明者之一ElmarMock表明,AppleWatch可能導致瑞士手表行業進入“冰河世紀”。不管承認與否,瑞士的鐘表產業不論是從歐米茄、萬寶龍、FrederiqueConstant、Mondaine、Movado,還是Swatch等,都正在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在跟隨著AppleWatch共同奮斗。

智能穿戴的產品形態可謂多種多樣,就以人體可穿戴設備來看,從眼鏡、手環、手表、衣服、鞋子到掛飾等,那么不論是選擇何種形態為載體,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就是讓原先存在的這個產業的品牌加入這個陣營來自我變革。如果智能穿戴產業的市場沒有培育起來,產業鏈沒有搭建成熟,消費者認知沒有普及好,多銷售100萬只與少銷售100萬只AppleWatch,對于庫克而言沒什么太大意義。

AppleWatch:布局物聯網時代的控制中心

在AppleWatch登陸瑞士的同時,庫克對于AppleWatch的布局野心也已經逐步顯露了出來。其實,針對AppleWatch,庫克在意的并不是銷售數量,而是如何通過其搭建一個物聯網時代的控制系統,并探索以智能手表為物聯網控制中心的可能性。就互聯網的整個發展階段來看,從最初以PC為載體的互聯網時代,演變到今天以智能手機為載體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那么下一步必然會演變到以智能穿戴為載體的物聯網時代。

做為全球科技巨頭的掌門人,庫克必須提前做好針對這種產業演變過程的布局。如果說喬布斯基于iPhone所搭建的系統成為了移動互聯網的控制中心,那么庫克基于智能手表所打造的watchOS系統則是為了布局物聯網的控制中心。不論是智能家居、智能銀行還是移動醫療,包括最近傳出的寶馬公司要與蘋果公司在汽車領域展開合作,其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探索如何通過AppleWatch來實現對于汽車的智能化控制。甚至,在前不久的2015年蘋果開發者大會上,庫克宣布了基于AppleWatch的獨立系統平臺watchOS正式啟用,并將此系統開放給開發者,以共同探索基于AppleWatch的應用。這所有的一切,都在指向于一個共同的方向,那就是如何讓AppleWatch成為物聯網時代的控制中心。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