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開放兼容、雙向互動、高效經濟、清潔環保的智能電網體系,滿足電源開發和用戶需求,全面支撐現代能源體系建設,推動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電網裝備體系。7月6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了關于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建立健全網源協調發展和運營機制,全面提升電源側智能化水平;加強能源互聯,促進多種能源優化互補;提高電網智能化水平,確保電網安全、可靠、經濟運行。
智能電網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部分
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特別是未來城市化的發展,將帶動能源消費量的急劇上升,能源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當前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硬約束,相比于美日歐國家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國面臨的資源和環境約束將更加惡劣。對此建設智能電網顯得至關重要。
智能電網是在傳統電力系統基礎上,通過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設備和先進傳感技術、信息技術、控制技術、儲能技術等新技術,形成的新一代電力系統,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實現電網安全、可靠、經濟、高效運行。發展智能電網是實現我國能源生產、消費、技術和體制革命的重要手段,是發展能源互聯網的重要基礎,且智能電網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智能電網與智慧城市發展研究報告》稱,智慧城市建設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而智能電網則是構建整個智慧城市神經系統中的一部分,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基礎。未來智慧城市和智能電網需要更大程度上、更廣范圍內進行技術革新以及技術整合。
近兩年全國各地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設熱潮,而智能電網作為構成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迎來熱潮。建設智慧城市,建設新型城市化,要以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首先要明確的是,要以智能電網支撐未來城市化基礎設施建設。其次,要用智能電網帶動和引領智能產業的發展。第三,要將中國智能電網打造成具有全球優勢的產業。第四,要將智能電網作為整合周邊的重要工具。第五,要以智能電網支撐城市化,解構“氣候外交”。本次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的關于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指導意見將會對智能電網發展帶來利好消息。
智能電網將帶來數萬億市場機遇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能源與交通處處長鄭方能在論壇上表示,“風能、太陽能大規模接入電網系統,必須通過智能電網的建設來解決。”加快建設安全、可靠、穩定的智能電網已經迫在眉睫。
電力是經濟的血脈,現代經濟的發展對電網的安全、可靠、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智能電網被提上議程,智能電網帶來的巨大市場也日漸被業內人士重視。
依據國家電網規劃,2011年至2015年我國將致力于全面建設“統一堅強的智能電網”。這個龐大的項目將在未來10年內給國內外從業者帶來數萬億的市場機遇,并將現有電網所強調的安全、可靠、穩定,提高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智能電網建設正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的又一重要引擎。
而根據本次發布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開放兼容、雙向互動、高效經濟、清潔環保的智能電網體系,滿足電源開發和用戶需求,全面支撐現代能源體系建設,推動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電網裝備體系。智能電網市場前景可期。
分析認為,從中央政策到地方政策、從全面政策到細分政策,這些政策都在不斷強化和細化,這將全面支持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支持政策的頻出,將帶動新能源、智能電網等產業鏈熱度的持續升溫。但核心要樹立以電為核心載體的能源發展方式,包括新能源發電技術(光伏、風電等)、智能電網新技術、用電電氣化新技術以及橫貫整個電力/電氣能源發展方式的節能減排新技術。
對于智能電網趨勢預測,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吳旦預言:“未來幾年,智能電網可能走上與互聯網崛起時同樣的發展道路。”他認為,中國智能電網建設應考慮自身特點,強調中國特色。
中國智能電網建設應強調中國特色
智能電網是人類應對能源危機的一種愿景和策略,是一項涉及多領域、跨行業乃至全社會理念轉變的龐大系統工程,涵蓋電網建設運營的全過程,其不僅將促進新材料、電力電子元器件制造、電池制造、新能源發電、鋼鐵制造、電動汽車等上下游數百個產業的創新發展,還將與智慧城市、智能生活等更廣闊領域的建設發展相呼應。智能電網市場前景廣闊,但是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千萬不能以偏概全,照搬照抄國外的思路,中國應該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智能電網。
如國際上認為,智能電網是將先進的傳感量測、信息通信等技術與電網基礎設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現代化電網。我國則強調,智能電網是堅強網架與智能化技術的高度集成,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現代電網。因為這是由我國的國情、能源資源稟賦特點等所決定的。
小編獲悉,近年來,珠海市智能電網產業得到了快速、健康發展,已基本形成了產業鏈比較完善、產業特色鮮明的智能配電網裝備產業集群。另外,據悉,國網公司在啟動智能電網建設之初,相關技術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沒有成功的經驗可循,標準不完善,關鍵裝備缺乏……為此,國網公司整合資源,推進體制、機制和平臺建設,持續創新,走出了一條“中國智造”和“中國創造”之路。
當前,智能電網建設還在進行中,其所需的關鍵技術還在完善和發展中,試點和研究工作還需要通過實踐去推動技術的成熟和商用化,對此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智能電網迫在眉睫。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設備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