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屏幕震動有用嗎? 深度解析觸控反饋技術

時間:2015-06-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移動設備越來越流行,無論是平板還是手機或者可穿戴設備,產品和用戶的人機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觸控技術的大跨步發展,使得傳統的機械交互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無論是手機鍵盤,還是游戲手柄,都面臨極大的挑戰。

觸控反饋功能其實非常的簡單:長按一個按鍵,手機一陣震動之后,就可以安心的知道手機靜音功能已經開啟了。這個功能從功能機時代開始,就一直存在著。如今很多觸屏手機也是存在保留了這個功能。雖然使用物理按鍵,并不符合觸控反饋的真正定義,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長按震動和觸控震動在人機交互上的意義是一樣的。那么觸控反饋技術如今發展到什么程度,未來又會走向何方?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觸控反饋技術的世界。

可以看出觸控反饋的兩個重要元素:輸入的方式和反饋的效果。輸入的方式方面,我們一直在努力帶來新的方式。從傳統的長按一個按鍵,到如今蘋果的ForceTouch觸控板,對于不同的輸入方式,我們已經有能力去做識別。我們就來說說蘋果的ForceTouch觸控板吧。ForceTouch在四角位置加入4個震動反饋器,可以感知按壓的力度。這使得觸摸不再是單點觸摸、多點觸摸(Muti-Touch)這么簡單,還能依據力度、按壓時間長短來執行觸摸指令。

蘋果的ForceTouch觸控板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新鮮的體驗,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說寧愿使用ForceTouch觸控板,也不愿意使用鼠標的原因。ForceTouch觸控板可以實現很多不同的操作,這樣的輸入方式是一個變革。但是我們得說蘋果的思路很聰明,其輸入方式和軟件優化做了優化,取得優異的效果,這一點值得肯定。但是對于物理反饋的方便,蘋果也沒有做出什么新鮮的嘗試。筆者所說的物理反饋,就是指的類似震動的效果。

為什么我們需要物理反饋的效果呢?簡單的原因就是這樣的反饋更加直觀,在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看屏幕,就知道自己的操作效果。以往震動是唯一的反饋方式,但是未來卻可以有更加新鮮的轉變。

我們為何要觸控反饋

觸控反饋除了蘋果的軟件優化思路之外,在物理層面,更加精細化的震動反饋將是一個發展的趨勢。用戶不同的觸控方式,可以帶來不同的震動效果,這樣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優勢,觸控反饋還可以有更多的利用方式。

如今移動游戲非常的流行,在使用很多道具的時候,我們發現設備會震動一下。如果實現了更加細膩的震動效果,那么玩家就會有新的感受。例如在用戶玩球類運動時,通過觸控反饋技術用戶能夠的通過手指體會到籃球和足球落在地面上的不同感受,精細控制的程度甚至可以還原出籃球比足球具有更大的彈性和質量。

此外我們還可以在視頻中加入不同的反饋效果。比如屏幕播放飛機起飛的畫面時,畫面的震動可以由弱到強,給觀者一個輔助的飛機起飛體驗,在播放關鍵信息的時候,給予用一定的反饋效果,也是可以提醒用戶注意畫面的重要元素,相信這樣的效果,在移動廣告中的優勢,也是非常的明顯的。

在可穿戴設備中,不同的觸控反饋方式,也是非常有用。設備可以根據用戶的設定傳遞精確的震感信息,讓用戶能夠在不看手表的情況下就能夠感知到收到短信、收到郵件和收到其他消息的區別。我們還可以利用這個機制,發送帶有不同震動效果的信息,這也是互動體驗的新提升。

觸控反饋的技術原理

人類感知屏幕的觸控,是依靠神經元來實現的。根據研究,如果結合適當的加速度,人類手指的神經元可以檢測非常小的運動。在1.5g以上的加速度條件下,僅有0.1mm的運動就能被人類感知為確認響應。

不過1.5g這個最低水平的加速度,還不足以產生最佳的觸覺效果。透過產生一個加速度和一個具有較強刺激的位移,可以產生更有效的觸覺效果。這樣我們就需要產生這樣效果的硬件設備。最好的方法是使用為產生觸覺效果專門設計的執行器。偏心旋轉塊電機(ERM)和線性諧振執行器(其中有個塊狀物在兩個磁極之間振動)是目前的主流解決方案。

有了硬件,還需要軟件的優化,如何讓不同的應用都可以調用這個功能,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最后還需要一個觸控效果庫,從而讓用戶可以識別不同的震動效果。解決了硬件和軟件的雙方面問題,才可以讓觸控反饋有新的提升。

一種震動已經不夠用

隨著移動設備越來越流行,無論是平板還是手機或者可穿戴設備,產品和用戶的人機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觸控技術的大跨步發展,使得傳統的機械交互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無論是手機鍵盤,還是游戲手柄,都面臨極大的挑戰。有人說智能手機是系統的勝利,其實本質上是交互方式的進化,未來新的交互方式仍舊會具有不可小覷的力量。

目前的主流交互方式有很多種,觸控、還有語音、虹膜,體感等方式中,毫無疑問觸控是目前發展前途最好的交互方式。類似語音等交互方式,都需要長期的積累,才可以真正的發展出自己的市場。而觸控的交互方式,則需要新鮮的血液。蘋果的ForceTouch功能給我們帶來很好的示范,但是其只是一個方向,軟件的和輸入方式的優化不能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

所以針對震動技術的新提升,是一個不錯的方向,其具有機械交互方式的可靠體驗,并且可以在新的應用體驗中具有潛在的力量。如果可以利用好這個新的硬件技術,相信也是可以再一次刷新我們對觸控技術的認知。同時,精細化的震動反饋體驗,也為人機交互的發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礎。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