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日本成功研發薄膜硅太陽能電池 穩定轉化效率達13.6%

時間:2015-06-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有多種不同類型,通常不同類型效率之間很難進行直接比較。這個研究使用的是穩定的光電轉換效率。

日前,一個由日本多家研究機構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對外宣稱,他們開發出的一種三結薄膜硅太陽能電池獲得了13.6%的穩定轉化效率,成功打破了此前報道的13.44%的世界紀錄。

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有多種不同類型,通常不同類型效率之間很難進行直接比較。這個研究使用的是穩定的光電轉換效率。研究員佐井田村表示,新研究獲得了兩個重要成果:一是開發出具有先進光捕獲能力的薄膜硅太陽能電池;二是在只有4微米厚的微晶吸收層上實現了每平方厘米34.1毫安的光電流密度。

佐井田村指出,太陽能電池只要暴露在光照、濕度、溫度等條件下,轉換效率就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衰減,因此大多數太陽能電池都通過“初始”效率來進行評價。如果電池是像晶體硅這樣的材料,性能上還相對穩定;而如果涉及無定形硅即非晶硅,情況將完全不同,在經過暴曬后其導電性能會顯著衰退,這種特性被稱為swe效應。

許多因素都可能導致光誘導降解硅太陽能電池,一種應對措施是在襯底采用蜂窩結構。此前蜂窩狀紋理大多用于單結太陽能電池,其僅由一個半導體材料制成,只吸收一個波長的光。而在新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這種結構同樣可用于多結太陽能電池,這類電池可以吸收多個波長的光,比單結電池具有更優異的陷光性能。為進一步提高效率,他們還對蜂窩紋理進行了精細的控制,并加入了一種蛾眼結構的防反射膜。

為了作出公正的比較,研究人員對暴露在陽光中一段時間的太陽能電池進行測試。結果表明,這種電池的初始效率可達14.5%,穩定效率也有13.6%。盡管刷新了一項新的紀錄,研究人員認為該電池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在提高太陽能電池頂部層的性能,并解決光譜失配問題之后,其穩定效率將有望突破14%。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