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紡織不僅是傳統產業 還是時尚產業

時間:2015-06-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制定我國工業“十二五”規劃的時候,我們就提出要將紡織產業定義為時尚產業,因為紡織產業是時尚產業的重要推動力量,是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最后由于各種原因,我國工業“十二五”規劃沒有將其定義為時尚產業,留下了遺憾。

在日前召開的“2015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作了題為“新常態下的紡織服裝供應鏈優化與升級”的報告。他在報告中表示,紡織工業不僅僅是傳統產業,而且還是時尚產業,新常態下,要用時尚提升傳統產業的魅力,進一步優化紡織服裝供應鏈,并向“柔、軟、快、感”四個方面發展。

現在是應該把紡織產業作為時尚產業提出來的時候了。在制定我國工業“十二五”規劃的時候,我們就提出要將紡織產業定義為時尚產業,因為紡織產業是時尚產業的重要推動力量,是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最后由于各種原因,我國工業“十二五”規劃沒有將其定義為時尚產業,留下了遺憾。

目前把消費作為中國經濟發展重要的推動力量,對于傳統產業來說,就是要用時尚產業去進行改造。

供應鏈有很多技術層面的問題,但是不管怎么樣,應該把紡織工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明確起來。首先要明確的是,紡織工業不僅僅是傳統產業,而且還是時尚產業,要把這個定位明確起來。

說到時尚產業,最近有兩家上市企業的發展值得關注,這兩家上市企業全是女裝企業,一家是朗姿,一家是歌力思。這兩家企業作為服裝產業的代表,在整個股市里面表現非常好。歌力思股票連續8個漲停,朗姿也是連續幾個漲停,這說明傳統的產業在股市中也有不俗的表現。

宏觀經濟的低迷和放緩并不代表紡織行業的走低,反而還會帶來很多亮點,關鍵是行業在這種環境下如何找準定位。通過整個紡織工業的發展可以看到,無論從加工總量,還是在全球紡織服裝貿易的份額,紡織工業一直處在快速的發展過程當中。

纖維加工量增長速度近5%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常態時期,我們對行業下一步發展做了預判。第一個預判是關于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結構的問題。可以看到,進入到21世紀,紡織品的出口增長幅度已經保持一個比較好的狀態,雖然現在服裝出口大于紡織品出口,但是可以看到紡織品出口在持續增長??梢灶A判,在未來5年時間里,紡織品的出口增速或者出口額度很有可能會達到現在服裝出口的水平。

第二個預判是中國纖維加工量的增長。未來我們預計纖維加工量增速仍然會高于世界的平均值,大約將以接近5%的速度增長。去年我們的纖維加工總量達到了5000萬噸,在全球占到了56%~58%的份額。

行業出現多方面變化

在新常態下,行業的發展面臨著各種壓力,其中比較大的一點,就是紡織工業的工業增加值低于GDP的增長,特別是去年工業增加值和今年第一季度的工業增加值都低于了GDP的增長,這才是壓力所在。

在行業發展中有幾個方面是需要重點關注的。一是行業結構調整。行業結構調整有兩個關鍵的地方需要注意,化纖和產業用紡織品的增長。去年5000萬噸纖維加工量里面,化纖占82%,而產業用紡織品在行業內的占比也會進一步提升。

二是內銷市場。按照目前統計的情況來看,在一線城市消費趨緩的情況下,三四線城市以及廣大農村市場消費還將保持一種非常快速的增長。

三是網上消費。線上和線下消費并舉已經成為消費的新常態,中國從2012年起變成了全球第一大的網上銷售的市場,網上銷售市場會進一步增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2020年以前,線下銷售仍然會占有主導地位,特別是紡織服裝銷售體驗的這種形式,不會被線上的銷售完全替代,線下仍會占有主導地位。

四是出口問題。目前歐盟、美國、日本、東盟是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的四大目標市場,已經占行業全部出口的56%。但也面臨著一個問題,今年前四個月紡織出口和去年同期相比出現負增長,今年出口能不能達到5%的預設目標,面臨巨大壓力。

五是要素成本優勢。首先從能源成本來說,美國隨著頁巖氣革命的成功,其工業用電成本遠低于中國。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僅是謀求生產要素成本的低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資成本低,中國現在是全世界資金使用成本比較高的國家之一,雖然經過了幾次貸款基準利率的下調,但是成本還是遠高于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在工資成本和用電成本等方面都比較高。比如我國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綜合成本,與美國一些地區相比,已經沒有什么優勢。所以現在國內企業,紛紛到美國進行投資??梢娢覈睾_@一帶地區的綜合成本已經沒有什么優勢。

另外一方面是關于勞動用工的問題,隨著產業向中高端方向發展,紡織行業對技術的需求越來越高?,F在行業出現了勞動力短缺問題,特別是技術工人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的發展。

“柔、軟、快、感”是供應鏈的方向

紡織工業的下一步如何走?這是在“十三五”規劃制定中應該考慮的問題。

第一個方面就是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上提出的“互聯網+”的觀點,這將成為紡織工業必須的選擇,也成為紡織工業新的主題。

近期“中國制造2025”規劃出臺了,而行業也要圍繞著紡織的“中國制造”,或者紡織工業的“智能制造”進行新的定位。我認為可以簡化為三個層面:一是在整個的生產過程當中解決行業“智能制造”的問題。二是在整個生產組織和銷售過程中,建立一種云工廠和電子商務概念的問題。三是在“智能制造”中解決產品和消費者的問題。這三個層面才是紡織的“智能制造”核心的方面。

圍繞著紡織的“智能制造”,行業應該從材料、機械、節能減排以及供應鏈管理等多個方面去推動,與此同時,我們也將和中國工程院一起規劃“智能制造”的路線圖。

紡織服裝供應鏈轉型升級可以用4個字來形容:“柔、軟、快、感”。管理要實現柔性化,行業在發展中不僅僅是在傳統的層面把自己的企業做大,還要實現一種柔性的發展。另外從組織來說,要變軟,不是說自身的規模放大、自身能力的放大,而是要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另外面對消費市場的變化,行業企業要建立感性,建立和消費者的互動。

更多資訊請關注紡織機械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