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部統籌全國制造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制造2025》雖然不可能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遠景詳細描述出來,但其作為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無疑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確定了方向、確定了路線、確定了目標。
新能源汽車推進各地紛紛響應《中國制造2025》
《中國制造2025》上月發布后,各地區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藍圖,是其后二十年行動的腳本。其中提出的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關鍵詞,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作為一部統籌全國制造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制造2025》雖然不可能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遠景詳細描述出來,但其作為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無疑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確定了方向、確定了路線、確定了目標。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我國汽車業發展的未來之車,是汽車技術新的爆發點,是汽車市場新的增長點,是汽車產業新的起點。
北京實行新規劃促進純電動汽車發展
5月31日,記者從北京市規劃委獲悉,目前本市已經開始編制《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規程》,預計年底前將正式發布。
規程明確,今后新建的住宅、辦公樓、商場、醫院、酒店、旅游區等建筑都要為充電停車區(位)預留充電樁接口,其中居住區應將18%的配建停車位作為電動車停車位。
而從今日(6月1日)起,北京純電動汽車不限行,相比普通機動車的尾號限行,純電動車的使用效率將提高20%。
江西6月推進新能源汽車“國檢”
5月,科技部網站掛出《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考核工作的通知》,宣告5月15日至6月15日對各城市(區域)推廣情況進行現場督查。江西省新能源企業推廣應用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專家王東林介紹,江西城市群新能源汽車實際推廣數量為985輛,全年要完成任務量為5300輛。
從推廣進度上,南昌市新能源汽車遙遙領先,達478輛,宜春完成146輛,完成推廣數量未超過100輛的有上饒94輛、撫州43輛、九江59輛、萍鄉42輛。
對于江西城市群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慢的原因,王東林表示,一個關鍵原因是相關設區市拿不出更優惠的政策或有更好的手段來推動。
四川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日前,四川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該聯盟由四川聯騰動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學發起,成都、綿陽、德陽等20余家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電機、電控等企業、大學、研究機構共同參與。
組建該聯盟的目的是,通過資源和成果共享、優勢互補,整合、集成國內科研成果,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有計劃、有步驟、目標明晰地組織聯盟內各企業、大學、研究機構,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研發平臺、成果應用技術及轉化平臺及示范推廣應用平臺,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項目、成果轉化項目、示范應用項目為載體,突破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和產業化瓶頸,培養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推動聯盟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提高四川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水平,促進產業集群建設,滿足四川省乃至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及市場發展需求。
青海、安徽等城市出臺新能源汽車新一輪發展意見
新能源汽車發展少不了政策的支持,自新能源汽車發展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頻出,各個地區也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中國制造2025》發展規劃發布之后,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逐漸完善,并逐步取消與改進之前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努力建成核心競爭力強、配套完善、推廣應用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近日,安徽省出臺《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明確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和推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力爭到2017年底,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7萬輛以上,省內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達到4萬輛以上;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達到20萬輛以上,在公共服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而在青海地區,青海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加快青海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根據規劃,青海省將探索推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新路徑,努力形成新能源汽車生產及應用服務體系,帶動全產業鏈發展。力爭在2016年前,引入客車、環衛等專用車以及轎車整車組裝生產線,形成年產3000輛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生產能力。到2018年,形成年產5Gwh鋰動力電池生產能力,為青海省內外整車組裝提供配套。
在我國各個省市都積極推動對新能源汽車的進程,在國家大政策的引領之下,積極出臺適合本地區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促進新一輪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加強市場主導與政府扶持相結合,示范應用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整車制造與產業配套相結合,公共機構采購示范與個人消費相結合,地區試點與普遍推廣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加快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應用。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