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專業應用人才短缺 機器人教育勢在必行

時間:2015-06-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業內人士看來,2014年是中國機器人發展元年,中國機器人正在由技術研發向技術應用的方向轉變,并在未來10年,機器人行業是一個看不到天花板的行業。

近段時間,機器人教育被提上了日程,在一些機器人重地,越來越多院校、企業都紛紛投入精力來建設機器人的教育事業。本月28日,廣東省首個產學研的平臺庫卡機器人工程中心將正式簽約入駐順德。這是繼應用研發基地和技術培訓中心項目之后,國際機器人巨頭庫卡又再次在順德加碼布局。

機器人教育為什么火?首先得回答為什么要進行機器人教育?目前機器人教育在國內依然處于初始階段,機器人教育的火苗才剛剛燃起。

專業應用人才短缺機器人教育勢在必行

我國迎來機器人時代來臨

2013年中國萬名工人的機器人擁有量是23臺,不及全球平均水平58臺的40%。201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17.81萬臺,同比增長11.8%,而中國市場以3.66萬臺的銷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并以59%的同比增速成為增長最迅猛的市場。而據OFweek行業研究中心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銷售量達到5.5萬臺,同比增長50%,繼續蟬聯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隨著工信部《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指導意見》的發布,全國各地陸續出臺了機器人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地方政府到民間資本,都掀起了一股機器人熱潮。

在業內人士看來,2014年是中國機器人發展元年,中國機器人正在由技術研發向技術應用的方向轉變,并在未來10年,機器人行業是一個看不到天花板的行業。

隨著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新聞進入人們的眼球,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能親眼目睹、親身體驗機器人的機會越來越多,人們似乎能感覺到,機器人時代真的來了。

機器人專業應用人才短缺

中國機器人市場的快速增長,“熱潮”與“預言”襲來,很多與機器人行業相關的企業,都有感知,而這背后,機器人相關人才卻不能持續跟進,是一個巨大而急切的人才缺口,這種情況直接制約著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工業機器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買來就能用的,需要對其進行編程,把機器人本體與控制軟件、應用軟件、周邊設備等結合起來,組成一條完整的生產線,才能進行生產。據不完全統計,一臺機器人需要3到5名相關的操作維護和集成應用人才。現在的狀況是,機器人市場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遞增,而相應的人才儲備數量和質量卻捉襟見肘。

一些企業尋找能夠管理和運用大型智能設備的高級人才,其中一項必備技能就是管理和維修機器人,為此甚至開出高額薪資。另有消息透露,一年內,操作機器人的技術工人的工資漲了一倍,與機器人相關的專業技術人才成為很多畢業生艷羨的對象。

機器人教育勢在必行

大智者能獨具慧眼,大勇者能前瞻先機。重慶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在國內機器人產業起步之初,把握先機,開設機器人專業,成為機器人產業的弄潮兒之一。通過開設機器人專業,重慶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把自己放在工業4.0時代的坐標系里,獲得在工業4.0時代翱翔飛騰的資格。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國有120多家職業院校開設了與機器人相關的專業,為的就是解決機器人行業人才的用工荒問題。一些企業布局加碼機器人教育,在培養人才的同時也為企業自身贏得了業績。

機器人在中國起步較國外晚,未來,中國又作為全球機器人的最大市場,人才和需求的巨大失衡使得機器人教育備受行業關注。機器人教育也勢必需要企業、政府和院校投入大量的資金和師資來建設。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