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禪城首場工業機器人知識普及講座吸引了來自禪城、南海的100多位企業負責人,并進行了為期一整天的講座、參觀、交流。
這場由禪城區人社局主辦、禪城區機電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和南海區廣工大協辦的講座開始之前,企業技術負責人已經就各企業的機器人應用前景展開了熱烈討論。城北一家中藥制藥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工業機器人在中藥制藥企業應用前景廣闊,比如在他們廠的中藥制劑生產線以及灌裝包裝環節,都有可能是未來工業機器人應用的“戰場”;而城北一家機械企業負責人則表示,企業已經根據自身需求,在考察焊接機器人能否替換工人的嘗試。“傳統的焊接環節,對技術工人的技術精準度等要求非常高,在成本允許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實現機器換人,焊接機器人將是我們企業嘗試的第一個機器人種類。”
禪城、南海企業對工業機器人的熱情為什么這么高?工業機器人與中小企業的契合度有多大?主講嘉賓、曾在德國企業長期任職的工業機器人專家夏晉先生認為,工業4.0概念之所以率先在德國出現,這與德國中小企業特別多有著緊密關系,而工業4.0并不意味著僅僅能夠從規模型大企業開始做起,相反,其本身概念就是從集中式制造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模式轉變。“工業機器人不是財大氣粗的大企業才用得起的。互聯網時代,也不需要某一個大型企業把所有產品都生產出來。相反,這是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數字化產品與服務的新模式時代。比如小小一粒紐扣,如果有企業能夠致力于紐扣的生產,能夠按照訂單的個性化要求定制,就能夠在工業4.0的時代脫穎而出。”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