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溫州人本軸承有限公司,每條近百米長的生產線上,只有10名操作員工。他們通過“人機對話”,可對生產線上的60多臺設備進行操作,完成從磨加工、檢測、清洗到組裝、成品打包等30多道工序。“近兩年我們公司在技改方面的投入超過2億元。”總經理陳旭光說。
在溫州,像人本軸承這樣花大力氣進行技改投資的企業比比皆是。記者從溫州市經信委了解到,在去年溫州“機器換人”技改投資完成541.8億元,同比增長56.1%的基礎上,今年1月至4月,溫州又完成“機器換人”技改投資81.16億元,同比增長22.3%。在溫州市委看來,溫州民企熱衷“機器換人”,不僅是溫州制造“質變”的標志,更是“智變”的基礎。
從減員效益看,自2013年溫州全面推進“機器換人”以來,全市41個市級示范“機器換人”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均在20%以上,人均產值達到12.6萬元。樂清環宇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楚告訴記者,公司引入全新引弧片自動點焊機前,一個工人只能操作一臺機器,每天的作業量為6000件;現在一個工人可以從容操作4臺機器,日產量達到4.8萬件。
“機器換人”帶來的節能降耗效益亦很明顯。溫州市今年大部分鞋企、服裝企業開始用現代的伺服電機代替傳統電機,每臺電機減少用電60%至70%。瑞明集團今年從德國進口的空氣淬火爐設備,不僅令其生產過程中產品合格率提高了約20%,材料機械性能也提高了近30%,大大提升企業的效益。
大規模的技改投入,促進了溫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新產品層出不窮。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溫州規上工業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30%,其中高新技術產業新產品產值率達35.8%,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17.7個百分點。
為更好地激發企業“機器換人”的積極性,溫州針對塊狀經濟開展“一地一業一策”活動。同時進一步加大了技改補助力度,單個企業的補貼上限由30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為了幫助企業解決“機器換人”高素質人才缺失的問題,溫州成立“機器換人”產業發展聯盟,就重點行業、重點環節建立相關專家指導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