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大慶是否搭上工業4.0快車 “智造”路還有多遠?

時間:2015-05-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工業4.0是以低端制造業起家的“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邁進的重要一步。借此機會,中國制造將華麗轉身,步入制造業發達國家俱樂部,全面提升“中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力,為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制造業是經濟社會創造財富的“發動機”。制造業的發達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最重要的標志。

工業4.0,也被稱為“智能工業化”、“第四次工業革命”,或最后一次工業革命。

工業4.0是大數據革命、云計算、移動互聯時代背景下,對企業進行智能化、工業化相結合的改進升級,是中國制造業提升和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

工業4.0是以低端制造業起家的“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邁進的重要一步。借此機會,中國制造將華麗轉身,步入制造業發達國家俱樂部,全面提升“中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力,為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4月28日,“中國制造2025”總體方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為中國制造產業升級繪就了發展路線圖。

那么,大慶制造能否搭上“中國制造2025”這班列車,進入智能工業化時代?

經濟換擋大慶制造應全面升級

大慶經濟轉型升級,什么產業能夠擔起接續重任?

《大慶制造業十二五規劃》對制造業進行了總體部署,并規劃了幾個千億產業。從規劃中可以看出,裝備制造業被寄予厚望。那么,大慶工業轉型,為什么一定是制造業?

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教授趙俊平認為:“在大慶經濟未來的發展中,發展接續工業是核心,在接續工業中,發展制造業是根本。”

“制造業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大量的統計資料表明,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財富中有60%-80%是由制造業創造出來的,國民經濟收入的45%來自制造業。制造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財富的主要來源。”趙俊平說,很多發達國家都把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比如:日本政府就認為,經濟高速增長是以制造業為核心進行的,而它的成功又建立在它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基礎上。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新加坡政府,也把制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

德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在戰后迅速恢復,并發展成為當今的世界經濟強國,也是與“德國制造”密不可分的。

由此可見,唯有制造業才是大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源。

大慶制造業路向何方?專家認為,大慶制造必須跟上中國工業升級步伐,從“大慶制造”升級為“大慶智造”,也即是進入工業4.0時代。

大慶發展工業4.0的產業基礎

工業4.0時代什么樣?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你閑來無事,在購物網站上搜索了一件商品,這個搜索行為,會被搜索引擎記錄下來,并傳送給大數據中心進行分析,這個過程是在你不知不覺之中完成的。

所以,等你下一次打開一個網頁的時候,你會驚訝地發現,你之前搜索的商品一類的廣告,早已在網頁廣告位置上等著你了!

這就是大數據時代的消費特征,智能分析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就是從他在購物網站上搜索商品那一刻開始的。

一個人從搜索一件商品到他下單實際購買,平均只需3-4個月。億萬個消費者的此類需求,都會被云計算中心獲得并進行分析整理。

經過大數據分析,相同的需求數據會傳遞給生產企業。企業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開動全智能生產線,由智能機器人按照電腦指令,完全智能化生產。這樣,消費者這邊一下單,物流企業就可以最快的速度把商品送貨上門……

這個消費過程,整合了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生產廠家和物流企業,并使這些環節最高效地有機結合,最大程度降低一件產品的成本。那時,將不會再有中間銷售商,也不再需要銷售門店。

這就是工業4.0時代的一個完整的消費過程。對照工業4.0時代的生產消費過程,我們可以看一看大慶是否具備發展工業4.0的產業基礎。

大慶制造是以石油石化裝備為主導,新能源裝備、儀器儀表等社會通用裝備為輔的,具備一定規模的裝備制造體系。

我市裝備制造業主要涉及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石油石化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其中重點是石油石化裝備,約占總量70%以上。

以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裝備制造集團、石油石化機械廠、九環石油機械、大豐、中油慶瑞、惠博普等為代表的一批骨干和龍頭企業,擁有抽油機、減速器、潛油電泵、射孔器材、真空加熱爐、乙烯煉化裝置、特種抽油桿等一批國內技術一流、國際知名的特色產品。

抽油機、潛油電泵、射孔器材和石油化工專用設備產品的質量已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有的產品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大慶射孔彈廠是中國最大的射孔器材專業定點生產廠,“慶矛”商標是中國射孔器材行業首家在國外注冊的品牌。

力神泵業是從事潛油電泵和螺桿泵開發、制造和營銷的專業公司,產品暢銷國內國際市場。北研公司智能型提撈式抽油機其節能效果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

大慶石油石化裝備制造產業的基礎還是相當不錯的。

另一方面,隨著“智慧大慶”的建設,大慶物聯網企業增長迅速,目前已有50余家,涉及油田生產、智能交通、燃氣、消防、3D打印、微物流等多個領域。

大數據中心也是工業4.0時代的標配硬件之一。大慶的“云”——聯想云計算中心,預計到2017年,實現規模化運營。

預計到2020年,大慶的云計算、大數據等產業以及工業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業態的營業收入將會超過500億元,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數量超過1000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大慶將會成為國家級云計算應用示范基地。

制造業、物聯網、云計算,大慶發展工業4.0的硬件基礎還是不錯的。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發展工業4.0了呢?

大慶發展工業4.0的差距有多大

“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目前的水平,與工業4.0的要求差距不小!”錦華聯公司技術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凌宗勝說,我們只能算是部分智能化,也就是局部的智能化。

大慶制造業產品單一,除了石油石化產品具備一定的規模和實力之外,其他的產業,尚未形成上下游配套完整的制造業體系。

趙俊平教授則認為:大慶這樣的制造業基礎,想從全國智能工業化的過程中分一杯羹,成為全國智能制造當中的一個環節,可能會要求我們每一個企業的制造水平,都要達到國內一流的水平,甚至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這樣,我們的產業才能夠融入工業4.0體系之內,成為“中國智造”的一部分。

工業4.0是完整的工業體系,它是國家行為,也是國家體系。

近日,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中國從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三步走”的戰略:第一個十年進入世界強國之列;第二個十年要進入世界強國的中位;第三個十年即2045年,進入世界強國的領先地位,最終要在建國一百周年之際成為制造強國。

這實際上就是中國版的工業4.0升級計劃。那些被擋在工業4.0門外的制造業,今后將毫無競爭力。

今后任何想在工業4.0時代立足的制造企業,不管規模大小,一定要在某一領域里,做到出類拔萃才有生存空間。

這你就明白了,為什么國家要推進工業4.0了,這等于是在倒逼中國企業,淘汰落后產能,進行產業升級!

有學者稱,工業4.0能否實現,是衡量中國能否躲過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重要標志之一。能夠成功轉型,中國經濟就會保持健康增長,并將成功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引進高端制造業,成就“大慶智造”

大慶制造業,如果錯過工業4.0這次難得的產業升級機會,就有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那么,是不是大慶發展智能制造一點戲都沒有了呢?答案同樣是否定的。“引進高端制造業是‘大慶制造’升級為‘大慶智造’的捷徑。”愛科(大慶)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閆春華說,就拿我們公司的農機生產和制造技術來說,幾乎與美國公司是同步的,公司生產的智能化非常高,每年生產400多臺套農機的一個制造廠,真正從事車間生產的工人只有二十幾個!

目前大慶引進的高端農機制造企業已經逐漸形成規模,除了美國愛科農機之外,還有山東金億機械、挪威格蘭農機等等。

智能制造時代的汽車生產,同樣讓人驚嘆。以汽車生產為例,只要在電腦里輸入相關程序,智能工業機器人就可以在一條生產線上,同時制造數種不同車型汽車……將徹底打破原來建一條線,同一時間之內只能生產單一車型的局面。

除了高端制造業之外,高端信息化的企業,同樣是工業4.0不可或缺的一環。

多維時空的總經理李蘇亮告訴記者,如今,已經進入實際應用領域的多維時空3D打印,是把互聯網與3D打印機與制造業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產品制造模式。

打個比方:您北京的一位朋友準備送給您的孩子一套《熊出沒》玩具。那么,他通過互聯網可以把要求傳遞給大慶的3D打印終端,大慶這邊的3D打印機可以迅速完成產品制造。

從您的朋友在北京點擊鼠標,到玩具送到您家,僅僅幾個小時就實現了。

如果您認為3D打印智能對付玩具之類的小玩意兒,那你可錯了。據李蘇亮介紹,今年年初,國內第一棟3D打印技術建造的別墅已經亮相蘇州工業園區。

“互聯網時代的3D打印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結合,創造出讓人驚嘆的效果”,李蘇亮說,比如您有一輛已經下線的老爺車,壞了一個零件,市場上找不到配件,這沒關系,你只要把損壞的零件提供給我們,3D打印技術就可以制造出一個與您的汽車一模一樣的零部件。

大慶具備諸多發展工業4.0的基礎,但有專家認為,石油石化裝備制造占70%的大慶制造業,想升級為“大慶智造”,轉軌難度也不小。

大慶市此時需要引進更多高端制造業,尤其是所有制更為靈活的民資或外資企業,參與到大慶制造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來!

隨著國內越來越多的地區加入到工業4.0的升級改造,中國制造產業升級的號角已經吹響,大慶工業也到了加快升級的時候了!

相關鏈接:工業4.0

工業4.0是德國政府提出的一個高科技戰略計劃。該項目由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技術部聯合資助,投資預計達2億歐元。旨在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伙伴。其技術基礎是網絡實體系統及物聯網。

工業4.0已經進入中德合作新時代,中德雙方簽署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中,有關工業4.0合作的內容共有4條,第一條就明確提出工業生產的數字化就是“工業4.0”對于未來中德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雙方認為,兩國政府應為企業參與該進程提供政策支持。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