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喧囂與騷動

時間:2015-05-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需求升溫的帶動下,2014年中國購買并組裝近5萬臺工業機器人,其中外資機器人普遍以6軸或以上高端工業機器人為主,幾乎壟斷了汽車制造、焊接等高端行業領域,占據主要地位。

2014年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繼承了2013年度的火熱大勢,又“有過之而無不及”。工業機器人被來自全世界的喧囂議論包圍著。無論誰談到第三次工業革命和工業4.0都不得不說機器人;無論誰提及先進制造和新科技革命,也都會說到機器人。

外資吃肉本土喝湯5萬臺機器人市場看得見摸不著

發展前景廣闊

在需求升溫的帶動下,2014年中國購買并組裝近5萬臺工業機器人,其中外資機器人普遍以6軸或以上高端工業機器人為主,幾乎壟斷了汽車制造、焊接等高端行業領域,占據主要地位。而國產機器人主要應用還是以搬運和上下料機器人為主,處于行業的低端領域。中國的國產機器人在很多地方還有待改進。

利好政策支持2014年,機器人產業政策的激勵措施不斷推出,例如東莞市在2014年8月發布的《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以及《東莞市“機器換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傳感器、自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伺服和執行部件為代表的智能裝置實現突破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大成套裝備及生產線系統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體系,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0000億元,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及制造過程的自動化,發展方向的明確也使得各項補貼政策逐步落實。隨著更多的投資與補貼逐步落實,將會帶動工業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機器人產業園激增

我國機器人產業園遍地開花,地方政府采用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方式催生當地機器人產業。說明國內機器人行業確實很熱,大家非常看好行業前景。

以上海為例,上海機器人產業園獲批,計劃實現機器人為主的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鏈集群。該園區到2017年要引進國內外機器人制造相關企業機構600家。

全國各地紛紛上馬機器人項目,均想在急劇增長的市場中分一杯羹。但有可能很快就出現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核心技術待提高

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廣泛的領域仍然是汽車制造業。汽車鋼板的搬運、裝配,甚至打磨、噴涂大都由機器人完成。一臺機器人的核心部件共包括三項:控制系統、伺服電機和減速器。其中減速器完全需要依賴進口,而控制系統和伺服電機,國內有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但適用機器人的范圍還較為有限。由于國內生產企業產能低,產量小,因此在進口零部件時,價格要比那些進貨量大的廠商貴,成本高。而在銷售時,國外廠商由于成本低,就可以將售價壓至國內廠商的成本價,甚至低于成本價,直接逼國內廠商退出市場。

外企建廠收購熱本土上市圈錢忙

ABB收購Gomtec加碼協作機器人業務

德國漢諾威展上,ABB宣布已并購了Gomtec公司公司,意在擴大其協作機器人產品線。兩家公司均為著名的機器人公司,此次強強聯合,將可能加快協作機器人在工業中的應用。

Gomtec是一家私營企業,只有25名員工。ABB宣稱此次收購將進一步增強其協作機器人的“安全設計”,讓它們無需待在保護圍欄里工作。

本周早些時候,ABB推出了其協作機器人YuMi,它有兩只機械臂,主要用于小型零部件的組裝。當它與一個意料之外的物體相接觸時,它能及時地停下來,就像普通的工人一樣。這類似于RethinkRobotics的Baxter和Sawyer的功能。

該公司表示,YuMi的機械臂由一層軟墊覆蓋,他們的關節上也沒有“夾點”。此外,該機器人的負載也比較小,只有1.1磅。

去年,Gomtec發布了其單臂機器人Roberta,它有三種不同的型號,該系列機器人同樣能跟人類并肩協作。Roberta是一款自帶抓手和直覺編程軟件的輕型機器人。其讓人感興趣的是載荷自重比讓人欽佩不已。其自重為19kg,載荷卻達到8kg。這一特點使其可以很容易在工廠或者實驗室里移動,而且可以組成大型陣列應用。

納博特斯克本土化生產精密減速機

繼去年國際四大機器人供應商在華新建、擴建工廠后,機器人零部件企業也紛至沓來。近日,納博特斯克機器人用精密減速機項目落戶常州武進國家高新區。納博特斯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精密擺線針輪減速機制造商,全球四大機器人公司的主要供應商,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60%。

日本納博特斯克株式會社與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合資設立的納博特斯克(中國)精密機器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美元,計劃年產20萬臺精密減速機,預計2016年1月正式投產。

日本納博特斯克的精密減速機產品是一種專為工業機器人定制的本體核心部件。自1985年發明至今,日本納博特斯克的精密減速機已累計向全球銷售500萬臺,其生產的精密減速機扭矩大且精度高,高剛性且抗震性強,尤其產品質量保障期超長。

新松機器人高管125個交易日買賣自家股票101次

作為創業板一大牛股,(新松)機器人近年來收到各界高度關注,其火箭般的股價攀升速度,極大刺激了瘋狂進入機器人市場的本土企業,上市、圈錢的訴求往往大于產品研發,提升技術。

一則令人啼笑皆非的新聞可以窺見部分本土機器人高管的企業發展重心。

不久前,深交所披露的上市公司董監高短線交易情況顯示,在機器人4月9日董事會上才被聘為總裁助理的李正剛,在2014年10月10日至今年4月14日這半年時間內(期間共有125個交易日),先后101次買賣自家公司股票,累計成交額逾1400萬元。簡歷顯示,李正剛曾任職于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上海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

125個交易日,交易101次,相當于每5個交易日交易4次。這樣的頻率,即使是很多自認為勤奮操作的普通投資者,可能也會自嘆不如。具體來看,101筆交易中,買入52筆,涉及17.65萬股,累計買入金額約721萬元;賣出49筆,涉及股份17.1萬股,累計金額約700萬元。對于這組數據,有市場人士分析稱,上述101筆交易的買入股票數和賣出股票數基本相當,而買入金額還略高于賣出金額,從這個角度分析的話,或許李正剛并沒有獲得太高的收益。

仔細分析李正剛的交易信息,不難發現其交易帶有明顯的散戶特征:買入、賣出、買入、賣出、繼續賣出,再次買入,在十分雜亂的交易中,單筆從100股到上萬股均有,一天之中出現多筆交易,買賣互現,小賺就賣、錯失大漲等情況屢有發生。

作為首批上市的創業板公司之一,機器人絕對算得上大牛股。在李正剛頻繁交易的去年10月10日至今年4月14日,機器人區間累計漲幅超過40%,如果堅定持股的話,收獲可謂頗豐。作為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管工作重心不是公司管理、市場開拓、研發投入,而是每天倒手自家股票,小編真心替本土機器人發展捏把汗。

產業發展喧囂中迷茫無序中成熟

盡管地方政府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與扶持政策頻繁出臺,全國各地規劃的機器人產業園更是先后拔地而起,但對于當前正摸著石頭過河的多數國產機器人廠商而言,未來市場潛力超萬億的機器人市場,實則是遙不可及的天花板。多數國產企業對于機器人市場的布局策略似乎并不清晰。

以東方精工為例,作為國內瓦楞紙箱機械行業的龍頭,其在2014年下半年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已連續參股三家機器人企業各20%股權,涉足領域涵蓋AGV、全自動拋光機器人、焊接機器人以及注塑機械手等三大不同領域,且其未來還將參股系統集成廠商和視覺控制系統兩家機器人企業。

不難看出,東方精工的試水機器人市場的打法是想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涉足多個機器人應用領域,以降低投資風險。但仔細審之,其對市場“廣泛撒網”的布局背后折射的是對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走勢的迷茫。

同樣身陷迷茫處境還有不少剛入局機器人市場的新晉者。由于短期內國產核心零部件未能突破技術封鎖,應用市場缺口又未真正打開,目前除系統集成商外,國產機器人企業均處于普遍不盈利的狀態。而當前國內80%以上的機器人市場均被外資品牌所壟斷,且近年來各大外資品牌為穩住固有市場份額,不斷下探產品價格。

因此,如何在核心技術遭壟斷而又避免惡性價格戰的背景下,在國內市場找準自身的一席之地,已成為困擾多數國產機器人企業的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政策層面對機器人產業的引導與扶持力度加大,各路資本今年以來也開始對機器人概念趨之若鶩。多位機器人企業高層人士表示,機構投資者對于機器人題材的相關企業調研頻率明顯加強。

毋庸置疑,資本的進入將會助力機器人產業快速崛起,但另一方面,應當警惕當前各路資本大舉進軍背后所暗藏的隱憂。從實際銷量來看,目前在我國乃至全球,機器人的市場都不大,絕大部分的市場需求還未被激發出來。

熱錢一哄而上,各路機器人項目齊上馬,勢必會導致魚龍混雜的新晉者相繼涌入,其最終結果必將是低端產能過剩,打亂機器人市場的有序競爭。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任何新興產業的發展都會經歷由無序到有序,最終走向成熟。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