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這個詞隨著網絡的發展,很多人已經不陌生了,尤其是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廣和倡導節能環保后,分布式光伏市場已經在中國鋪展開來,國家、企業、科研機構、老百姓紛紛進軍光伏市場。毫無疑問,國內的巨大市場來自于分布式光伏市場。
上海電力學院太陽能研究所所長趙春江是中國第一個在自家樓頂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人。2006年12月,趙春江自行在家中安裝了一套裝機容量3千瓦的系統,到現在這套系統已經連續正常發電超過8年了,趙教授說他家發的電并網路程走的很曲折。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是政府早日落實“綠電回購”政策,即是光伏太陽能所發的電并入網問題,這樣老百姓才能享受到太陽能發電的好處。在中國,以前分布式光伏屋頂生意向來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尷尬領域,但是很多人卻不信這個“邪”,雖然光伏發電入網需要從去跑政府部門跑電網,再到建公司率團全國跑業務,可是還是很多人總是闖在最前面,北京光伏第一人的任凱就是這樣一個人。
幾年過去了,分布式光伏一直是很多人啃不動的一個螃蟹,但是正因為全國各地有很多個他們這種愿意吃螃蟹的人推動了中國分布式光伏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準備或者正在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產品,相關的光伏發電并網政策的落實問題成為光伏行業發展當務之急。通過記者走訪調查也發現當下各地戶用分布式發電系統安裝電力并網問題得不到落實,由于并網手續不規范,各地方部門和電力企業沒有出臺相應的光伏發電并網程序,或者國家的政策在地區部門得不到很好的執行等原因,老百姓安裝了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后所發的電不能及時的并網,從而阻礙了分布式光伏系統的推廣和安裝。
2015年3月16日,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即國能新能【2015】73號文件。對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及全部自發自用的地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各地區能源主管部門隨時受理項目備案,電網企業及時辦理并網手續,項目建成后即納入補貼范圍。光伏扶貧試點省區(河北、山西、安徽、寧夏、青海和甘肅)安排專門規模用于光伏發電試點縣的配套光伏電站建設。文件里明確指出要將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政策。
2015年第二屆(光伏云)互聯網+光伏暨光伏電站金融創新峰會上北京仁暉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劉隴華先生提出:建立光伏終端產品并網認證機制。即由國家有關部門組織、國家電網等企業、電力能源行業研究機構、光伏企業等聯合或者委托相關檢測機構在光伏產品端授予并網許可證,就像手機入網許可證一樣。這樣老百姓安裝了帶有并網許可證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即可及時方便的登記備案入網。分布式光伏產品端并網許可證一旦推開,不但規范了光伏行業里分布式光伏產品,而且能行之有效的促進分布式光伏走入千家萬戶。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