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目前國內的綜合布線市場現狀,很多業界人士都覺得還是以國外品牌占據上峰,國內品牌只占下峰的分布比例為主。而現在的綜合布線品牌指數排名數據也充分的顯示出靠前的還是國外品牌居多。這也證明了民族品牌與國外品牌相比,仍然有很大的懸殊和差距。
而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張和國內經濟增長導致的網絡信息建設等工程,綜合布線市場整體發展在近兩年獲得了巨大的推動力,從而演變成了國內外廠商百家爭鳴的局面。
對于國產布線品牌的前景,存在兩大優勢:
一方面,在前幾年綜合布線的技術壁壘早已經日趨模糊,較為同質化的產品線令眾家廠商的推廣重點更多的向服務方面傾斜;
一方面,本土化的優勢決定了采用國產產品將擁有相對更高的性價比。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綜合布線市場將會從“百家爭鳴”變成更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百花齊放”,民族品牌該尋求爆發了。
如何發揮發揮民族品牌自身優勢
問起民族品牌有何優勢,記得普天天紀高層代表曾表示:“提到國產品牌第一想到的還是性價比優勢,作為世界制造的重要組成,國內具備制造加工世界上質量最好,價格最經濟的產品能力,這是一個固有的產業優勢,另外具備自主開發能力的國內品牌,更方便貼近國內用戶服務,在開發應用上更方便和國內的各類行業用戶溝通,在技術核心不變的情況下,設計開發出更具備各行業用戶特性需求的產品。第三,國內一些領先的品牌企業也在做產業轉型與提升,從單一布線行業的制造,跨越到數據中心、物聯網絡、電氣、智能等領域,從制造產品到設計創造的提升。”
另外,在中國布線市場上價格是國產民族產品的一大優勢,許多企業重點控制成本就是為了在價格上贏得競爭優勢。與此同時,售后服務與支持也是民族品牌相對較為優勢的特點。除此之外的產品設計、技術研發往往也以本土化為主,在本土應用上占據一定的優勢。
綜合布線民族品牌在認清楚自身的發展優勢之后,還是不足以發展起來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發揮優勢的方法。
一、加強整合營銷策略
正規廠家單純從產品制造應用上是沒有絕對的差異,各廠家都遵循統一的國際標準設計開發。而國內外品牌之間的差異,更多的是體現在對技術走向上的話語權,國內市場經營策略,行業策略上的差異,因此,加強對營銷策略的整合有有利于市場營銷。
二、持續技術創新同時保證產品質量
技術創新是品牌發展的核心力量。普天天紀曾在訪談中指出,民族品牌應當具有自主的技術核心,是產品競爭的核心力量之一,尤其在國內的技術標準,行業規范,產業發展方向上有更多的參與力量和話語權。
除了核心技術外,產品質量是市場競爭的根本,這里的質量包括產品與服務兩個方面。有好的技術,還需要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去承載,這才是品牌的競爭力。
三、拓寬市場渠道走向國際化
根據市場研究數據顯示,中國綜合布線品牌市場供應商有100多家,而主流品牌有50多個,國際品牌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遠超過國產品牌。但近幾年中在這個激烈的市場中,國產品牌逐年上升。同方布線大中華區總經理吳戰春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綜合布線前景廣闊,借船出海走向國際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并指出同方正在向全球國際化方向發展,積極參與一些國際化的展覽活動,宣傳國產品牌,讓更多的國外企業認識并了解中國品牌,拓寬海內外市場渠道。
更多資訊請關注樓宇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