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鐵銹替代白金作電極 太陽能應用再跨一步

時間:2015-04-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千人計劃”專家胡培君教授的團隊,基于微觀層面的量子力學,竟“算”出可以用鐵銹替代白金,有望大大降低太陽能應用成本。前天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行的化學反應與催化前沿國際研討會對這項成果反應熱烈。

在目前通用的新型太陽能電池中,價格昂貴的鉑,也就是白金,常作為電極催化材料被廣泛使用。然而,我國“千人計劃”專家胡培君教授的團隊,基于微觀層面的量子力學,竟“算”出可以用鐵銹替代白金,有望大大降低太陽能應用成本。前天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行的化學反應與催化前沿國際研討會對這項成果反應熱烈。

全球科學家為了替換貴金屬電極想盡辦法,目前至少有8種替代品進入候選名單,但恐怕極少有人想到鐵銹(三氧化二鐵)可幫大忙。作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胡培君領銜華理科研隊伍獨辟蹊徑,不再采用反復試錯的傳統實驗方法,而是跨學科運用“計算化學”方法,用計算機模擬原子表面反應的機理,篩選出最佳電機催化材料。

走進華理計算化學中心,完全沒有化學氣味,就像IT公司的實驗室,取代瓶瓶罐罐的是計算機與服務器。胡培君教授介紹,此前他們開發了一套“化學勢動力學”計算化學理論,建立了理論模型,用電子層面的“吸附能”關鍵指標,對不同物質的海量數據進行“海選”。在對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中,他們找到了一個“候選材料區間”,位于0.3電子伏特到1.2電子伏特之間,其中常用的鉑是0.5個電子伏特。經過材料比選,發現還有鐵銹等極少數材料的電子伏特量非常接近鉑。當然,選擇鐵銹無疑是最便宜的。

計算化學結果很快對傳統實驗產生指導,又經過華理材料學院楊化桂教授的實驗室小試,驗證了鐵銹取代白金完全可以取得類似的光電轉化效率,并正加快新成果轉化。在這一新興領域,胡培君團隊還在通過計算機設計新型催化劑,包括用于大宗化工品的節能低毒催化劑。

目前,胡培君每篇學術論文的平均引用因子高達39次,他認為,在未來5到10年間,計算化學的科學價值還將進一步放大。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