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智能機器人在生活中逐漸被人們青睞。在餐廳和客服領域,智能機器人趨勢越來越明顯,不斷的推動著我國機器人產業建設快速升級。
服務機器人助推我國智能機器人產業快速前進
像電影中的機器人一樣,能夠為生活提供各種便捷的服務,目前已經不再是夢。現實是機器人已經展現在人們眼前,并為人們提供服務。
還記得在電影《變形金剛》里的主角擎天柱和大黃蜂站在餐廳門口迎客,會唱歌、會對話的禮儀機器人擺動著身體迎賓。當你進入餐廳,先是由服務員在機器人身上的屏幕點單,廚房里的炒菜機器人便會做出相應菜品,再由身高一米五的傳菜機器人端著菜肴來到你面前。目前,這一切已經不再是夢。
餐廳機器人受青睞
餐廳機器人的出現真的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體驗機器人服務也是一種享受,舒心的吃頓飯,享受科技服務,這真的是一種別樣的心情。
在安徽合肥,有家機器人主題餐廳,身為大廚、迎賓、服務員的各類機器人各司其職,有序忙碌著。據悉,這個機器人主題餐廳面積1300多平米,現場工作的有30多個機器人。
餐廳負責人介紹,自去年12月底開業以來,每天至少有500人來此就餐,而周末則達到1000人,前來消費的則以家庭和年輕人群體為主。她說,“餐廳倡導輕松愉悅的慢生活,將高科技的力量融合到普通百姓生活中,給消費者提供新鮮、便捷的服務,帶來全新的感受。”
以機器人的形式做餐飲,可以節約人力成本。機器人執行任務的能力更加準確,相信未來的家庭會更多選擇機器人來代替人力。目前機器人餐廳的機器人還存在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后期產品會不斷更新。機器人的形象上會逐步改進,趨向擬人化,同時會增強與人的互動性,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
目前,在我國,這樣的機器人餐廳不在少數,杭州、寧波、成都、蘇州、廣州、南昌等眾多城市都出現了機器人餐廳。甚至在高校食堂中,也引入了機器人,“吃”的世界頓然間顯得“高大上”了。
刀削面機器人進入大學食堂
近來,到湖北大學桃李園食堂就餐的學生驚訝地發現,“陜西臊子面”窗口迎來了一位新工作人員——專職削面的機器人,還是個大美女,吸引不少同學在該窗口排隊等候點餐。
現場看到,在盛滿沸水的湯鍋前,頭戴廚師帽,身穿廚師服的刀削面機器人一手握著放面團的木板,另一只手握著刀,正忙碌工作。
削面師傅何永剛介紹,以往的手工刀削面,面條厚薄不均,長度也不一樣,用機器削出來的面很均勻,口感比手工削出來的好。至今,“機器人”削面機已經工作了一個星期,極大地減少了早中晚人多導致的就餐壓力大的問題。
機器人服務助推產業快跑
餐廳機器人的發展無疑為機器人產業添加了一劑助燃劑,這將打開新的發展缺口,同時,作為服務機器人,不僅是餐廳行業的快速發展,在其他服務行業,智能機器人同樣可行。目前,應用智能機器人的還有各大銀行、各大酒店,還有客服領域,這都促進了機器人行業的快速發展。
中科大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陳小平教授介紹,機器人首次進入大型公共場所,進行大范圍、大人流條件下的自主導航,并且借助云平臺等先進技術手段,突破傳統人-機器人對話的一對一模式,同時為不同用戶提供購物咨詢和導引服務。這也標志著中國智能服務機器人研發進入實用化階段。
在陳小平的大腦里,服務機器人招手攬客、送餐服務、按照既定軌道行進,那是非常簡單的事情,技術根本不是難題,但是大規模產業化應用還需努力。
另外,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李瑞峰教授認為,“發展機器人產業,政府要在產業集聚、優化產業鏈上下功夫,企業也要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對接應用市場,精心培育產業人才。”
就專家觀點來看,服務機器人應用領域廣闊,但還存在一定的弊端。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創新,智能服務機器人將會推動著我國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我國機器人產業建設進程不斷推進,服務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展項目,將進一步應用到各個領域。目前,我國政府大力支持機器人產業建設,通過政策的引導,機器人開展產業拓展,未來,機器人應用領域還有很多。但就機器人產業建設而言,人才建設需要加快跟進,機器人人才建設是目前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不僅需要技能的掌握,更需要聯合各高校展開人才培養計劃,為機器人產業建設作有力后盾。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