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共分為10大項36條細則,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即為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水十條”提出,在2016年底前,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農藥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另外,專項整治十大重點行業,對印染、制革和農藥等領域制定專項治理方案,2017年底前印染行業實施低排水染整工藝改造,制革行業實施鉻減量化和封閉循環利用技術改造。
在環保壓力的倒逼下,印染制革等化工子行業,迎來供需改善契機。我國的印染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印染企業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蘇、廣東、山東,這5省規模以上企業印染布產量達529億米,占全國產量的93.5%。其中,浙江省產量最多,占全國的59%,僅紹興市的印染布產能就占到了全國的35.6%。印染紡織一直是紹興市柯橋區的傳統優勢產業,當地現有印染企業共計208家,總產能占全國近30%,但高污染問題嚴重,COD及氨氮排污量均占柯橋區的95%以上。浙江省將柯橋區作為行業整治先行試點地區,由浙江省經信委與環保廳牽頭制定印染行業整治58條。該地九成化纖印染企業被列入“兩高”名單,整治、集聚及退出、關停加快。新疆則對印染企業提出史上最嚴要求,工業廢水必須100%實現循環利用,以確保紡織服裝產業實現健康發展。
據獲悉,由于環保治理因素與染料價格漲價雙重推動,印染產業鏈正進入景氣周期,近期印染費價格再次上調0.05元-0.15元,最高漲幅近6%。在“水十條”的推動下,國內印染企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期。2013年全國共有1906家印染企業,印染總量533億米,平均產量僅0.28億米,而過去四年全國淘汰產能總計已經達到了110億米以上。隨著“水十條”的頒布,高排污治理標準的執行,將使全國范圍內不達標的印染企業整治或關停,龍頭企業市場份額將出現提升。
公司方面,航民股份為國內印染龍頭,產能約9億米,市場規模第一。近期印染加工費已出現上調,對上游染料成本轉嫁順利。德美化工主營紡織助劑,下游印染集中度的提升,有助于公司高附加值印染助劑的銷售。另外,公司24萬噸異辛烷項目已投產,受益汽柴油國五標準的實施。
更多資訊請關注供水環保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