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兩岸LED照明產業合作將迎來新轉機

時間:2015-04-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兩岸LED產業合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蔡政翰表示,兩岸要爭取在LED產品檢測方法采用共通標準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逐步實現建立兩岸LED照明測試驗證合作機制,形成兩岸共通能效標準體系,爭取聯合制定LED照明國際標準。

“今年將是LED產業‘九死一生’的一年。”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昭信集團董事長梁鳳儀接受媒體采訪時,直指LED行業產能過剩、價格惡性競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狀況。

作為全球最大的LED產業集聚區,在各級政府的補貼政策支持下,近幾年大陸的LED產業發展突飛猛進。但是,由于政府補貼和扶持力度過大,反而使得很多企業產生了政府依賴癥,失去了參與市場競爭的動力。因此,有消息稱大陸政府將從今年叫停對LED產業的補貼政策。這意味著作為多年的政府補貼大戶,LED行業或將迎來一輪更加殘酷的洗牌。

面對整個行業不容樂觀的形勢,作為海峽兩岸都全力扶植的產業搭橋重點合作項目,未來,LED行業將走向何方?兩岸又該如何共謀長期合作,推動LED產業發展?

政府補貼是把雙刃劍

對于大陸LED行業來說,補貼顯然不是一個新鮮詞匯。

據了解,大陸方面自2009年開始,已經連續5年補貼LED產業。在補貼的支持下,LED行業尤其是LED芯片產業迎來了井噴式發展。

“政府在適當的階段給予企業適當的補貼,這種措施對于促進行業,尤其是新興行業的發展,無疑具有積極意義。”鄭州美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行銷經理李玉如是對記者說,前幾年,大陸的LED產業,從上游到下游,尤其是中游以上,從裝備到材料都幾乎完全依賴進口,且技術門檻非常之高,如果僅靠企業自身投入,顯然力不從心,而政府補貼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李玉表示,2009年以來,一系列LED產業財政補貼政策應運而生,LED行業中的上游MO源、MOCVD、芯片、熒光粉以及封裝企業都得到了補貼和資助。

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大陸生產外延片的關鍵設備MOCVD數量為327臺,但到了2013年就達到1017臺,2014年則達到1240臺左右。

“各種補貼確實促進了LED產業發展,但也導致出現各種問題。”已有7年行業工作經驗的李玉表示,補貼政策造成一段時間以來LED上游的投資過熱,以致LED產能出現嚴重過剩,產品價格迅速下降,下游企業競爭激烈,使得一部分企業關門倒閉。

“大陸的LED補貼政策,讓臺商難以競爭。”臺灣友達光電工程師蔡政翰表示,依靠政府的補貼政策支持,大陸業者將LED芯片價格下調,臺灣LED芯片廠家也被迫下調價格,最終導致公司業績虧損,“其實大陸LED業者在LED芯片業績上還是虧損的。”

取消補貼有助兩岸合作

“政府給予補貼并不能讓大陸LED走向國際化,反而導致市場不良競爭,政府應該取消給予MOCVD以及LED的環節的補助。”深圳珞珈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投資顧問黃建表示,市場經濟的原則就是自由競爭,政府補貼的存在只能是政府參與市場決策引導的暫時之舉。如今,LED的應用已非常廣泛,政府不應該再提供各種補貼,而是要維護和監督市場秩序。

“如果取消補貼,行業的投資熱度會有所下降,這對行業的發展未嘗不是好事。”李玉說道,LED照明產業發展屬于市場經濟行為,如果政府政策過多干預,反而不利于其朝著良性方向發展,“我們現在雖然還沒有收到正式文件,不過未來LED行業的補貼趨緊應是大趨勢。而隨著補貼政策的取消,業者將不再大肆擴張產能,有助于舒緩產業供需失衡的狀況。”

“依賴補助政策的企業長期不具競爭力。”在廈門康帥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天勇看來,企業的真正實力在于技術、成本、專利能力。因此,企業要想長遠發展,不能一味依靠“補血”,而是自己要會“造血”,“只有有了強大的‘造血’功能,才能取得長足發展。”

“如果大陸叫停LED產業補貼政策,不僅可望紓緩大陸LED芯片產能供過于求的現象,也有助整體行業健康發展。”蔡政翰表示,大陸取消對LED企業的補貼后,臺灣廠商在質量與專利上的優勢就會逐漸顯現出來,既有助于臺廠接單,穩住價格,也將促使兩岸LED產業合作共贏。“業界原本就預期今年LED行業需求會很好,如果大陸叫停補貼,整體產能獲得節制,有助今年產業景氣更好。”

盼兩岸整合LED標準認證

“在利好消息刺激下,兩岸LED企業有必要提早謀劃合作事宜。”李玉說,大陸有廣闊的市場,也有一些品牌資源,臺灣有相當好的制造能力、技術與國際行銷經驗,“通過優勢互補,兩岸共同開展產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的研發,將科技研發與技術標準研制有機結合起來,及時將科技成果通過標準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則表示,兩岸LED產業要走出競爭,結合兩岸各自的優勢,往共贏獲利方向發展,共同占領國際市場。他建議,兩岸可進行LED產業整合,優勢互補,淘汰劣質產品,避免過度投資,共建產業新秩序,“未來,兩岸在LED產業將各有擅長,臺灣在LED晶粒及封裝等上游及中游做得好,大陸則會擁有中下游市場。”

“兩岸應共同整合LED標準,盡快完成兩岸共通LED標準與檢測認證的相互承認。”在蔡政翰看來,兩岸從2012年以來,已發布了五項LED共通標準文本,涉及臺燈、道路照明等,進展最迅,但由于兩岸并未建立產業標準相互認證,使得臺灣業者想參與大陸政府采購方案,依舊不得其門而入。

“兩岸LED產業合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蔡政翰表示,兩岸要爭取在LED產品檢測方法采用共通標準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逐步實現建立兩岸LED照明測試驗證合作機制,形成兩岸共通能效標準體系,爭取聯合制定LED照明國際標準。“通過推動共通標準和兩岸交互認證與檢測,能夠讓臺灣LED照明產品不需再送至大陸進行檢測,可節省成本并加快在大陸的投資布局進程,然后從大陸出發走向全球,創造雙贏。”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