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重慶裝備制造業:在“互聯網+”找發展新機遇

時間:2015-04-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精密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等10個領域作為“互聯網+”重點發展產業。這讓本地不少傳統制造企業從中發現了新機遇。

當“互聯網+”風潮吹至,重慶市裝備制造企業正醞釀融合創新的“經濟新脈動”。涉及航空航天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互聯網+”10個重點發展產業的長安汽車公司、重鋼集團等企業表示,將緊跟工業4.0發展趨勢,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找到發展新機遇。

在本地制造業領域,隨著長安汽車日前推出“新奔奔”的“私人定制”服務,汽車業成為“互聯網+”這一概念的“首吃螃蟹者”。“今后長安自主品牌汽車將基于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組織形態,來完成每一輛汽車的產銷。”在長安汽車產品規劃部部長譚本宏看來,今后的制造業勢必朝著“互聯網+”,即產業互聯網的方向發展。

他表示,“互聯網+”時代下講的是以用戶為中心,進行精準的產品企劃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在這一“+”法中,通過互聯網與工業化、信息化的融合,今后制造企業發展方向將是“按需定制”——制造企業通過互聯網可及時獲取消費者想法,再按實際市場需求去生產產品,企業通過互聯網將實現產品從品牌輸出,到生產、銷售、反饋的整個流程。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精密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等10個領域作為“互聯網+”重點發展產業。這讓本地不少傳統制造企業從中發現了新機遇。例如重鋼集團旗下重慶鋼鐵研究所,抓住我國航天航空工業對高品質不銹鋼等材料需求旺盛的市場機遇,完成了航天航空用高品質不銹鋼研發平臺建設,成功開發出10余項航天航空用高品質合金產品,現已獲得3000余萬元訂單量。

重慶鋼鐵研究所所長程健稱,制造企業要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意味著必須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才能完成從制造到“智造”的轉型升級。從企業層面來看,需要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將低成本競爭優勢轉變為質量效益競爭優勢;從政府層面來看,政府部門需搭建競爭平臺、掃除政策性障礙,保護知識產權讓企業有動力去創新,通過適當的財稅、金融政策激勵讓企業有能力去創新。

對此市經信委表示,重慶市去年底已開展“制造業裝備智能化提升行動”,鼓勵機械裝備、消費品等產業的企業前來申報政府對新增設備采購額20%的補助,單個項目最大補助額度達200萬元。按計劃到2016年,全市重點行業裝備智能化率將達到65%,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達到250億元;到2018年重點行業裝備智能化率達到75%,初步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另外重慶市正在組建設備融資租賃公司,通過開展制造業智能制造裝備融資租賃業務,推動全市制造業轉型升級。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