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經信委介紹,機器人制造產業鏈包括上游的伺服電機、精密減速機等核心零配件,中游的機器人本體制造,下游的系統集成軟件等研發。與國外甚至國內的上海、深圳等地比,漢產機器人企業整體規模偏小,但在部分核心領域頗具特色,甚至創出全國之最。
精密減速機占機器人成本的15%-25%,其技術長期被日韓等企業壟斷,價格居高不下。去年,武漢精華減速機有限公司研發出一種高性能精密減速機,一舉打破外國壟斷,成為全國極少數掌握此技術的公司之一。
漢迪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則在移動機器人領域大展拳腳。載重量在1噸以下、可360°全方向轉彎的機器人運輸車,全國僅漢迪一家研制。公司董事長胡建軍說,這個靈巧的“大力士”沒有轉彎半徑,配上自主研發的激光雷達導航技術,機器人可自主導航、避障,適用于工廠、物流等領域。今年準備大規模擴產。
武漢奮進智能公司更是新近研發出國內首套“云機器人”系統,現已在東風精密鑄造公司使用。該公司總經理徐擊水說,以往機器人工作,只能靠人工監測其運轉狀況。而“云機器人”就是“互聯網+機器人”,即在生產線上(包括機器人)安裝傳感器,可隨時在電腦、手機上監測機器運轉狀況,在機器出現故障前提前判斷,進行工序調整,最大限度提高效率、減少損失。
他拿出手機演示,一個房間內各種設備的運轉頻率、溫度一目了然,手機還能控制機器運轉。“我們還準備與其他公司合作,給機器人裝上視覺系統,相當于給機器人配上了眼睛,可以進行更復雜的操作,那時生產一線工人還將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