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耗燃料、無噪聲、無污染排放......太陽能發電的好處眾所周知。然而受制于“路條難、融資難、上網難”等因素,光伏電站并沒有大規模進入市場。
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的實施方案,江蘇領到的指標是:2015年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達100萬千瓦,加之即將出臺的新電力改革方案,這些讓江蘇光伏企業嗅到了商機。
政策紅利傳來分布式光伏電站走到風口
“在發電側和售電側形成有效競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積極發展分布式能源。”雖然新電改方案還未正式出臺,但有關這個方案的描繪讓光伏企業看到了更明亮的前景。
2014年,江蘇省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152萬千瓦,位列全國第二。中盛新能源總裁助理兼戰略開發部總監唐毅說,電力體制改革之后,電網末端配售市場有望出現新繁榮,涌現多種商業模式創新,用戶端和發電端得到開放,光伏企業的市場會更加靈活,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機會更多。從長遠看,化石能源的價格將會上漲,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前景可期。
據悉,中盛新能源主營業務是為全球客戶提供包括電站開發、電站融資解決方案、電站EPC以及運營維護等涵蓋光伏電站全生命周期的專業解決方案服務。瞄準國內出現的各種機會,中盛目前正在和一些金融機構探討合租機會。唐毅認為,目前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已基本趨于穩定,各家企業的差距不明顯,因此融資平臺最為重要,對于降低度電成本非常關鍵。
江蘇光伏企業試水上網賣屋頂太陽能電站
最近,國內著名太陽能企業漢能控股集團宣布涉足O2O領域,到線上賣民用光伏發電系統。人民網了解到,江蘇已經有光伏企業布局電商渠道,進軍民用光伏市場,而且賣的不是單個產品,而是“私人屋頂光伏電站”一站式解決方案。
常州天合光能媒體關系總監葉超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介紹,該公司聯合常州本土的一家電商平臺進行線上銷售。消費者如果想裝屋頂光伏電站,可以先在網上登記基本信息,比如家庭住址、預期投入金額等,接下來公司就會派人上門提供打包服務,包括屋頂勘探、安裝、設計、電力并網的申請以及貸款手續的辦理等。
“我們業務部門每天可以接到二三十個關于家庭屋頂光伏電站的咨詢電話,”葉超說,“今天上午還有一個上海的消費者打我手機咨詢呢!”葉超介紹,隨著價格的下降,越來越多的老百姓考慮裝電站了,當面對更多的個體消費者時,企業的商業模式也要做調整。據悉,天合光能不僅推出線上銷售平臺,而且還在溫州開了第一家太陽能體驗店,讓太陽能發電走進更多百姓家。
對于民用光伏電站市場的開發,中盛新能源卻有不同的發展思路。唐毅介紹,考慮到中國的居住形態,中盛暫時不會考慮進入B2C的光伏應用產品領域,而是將目標市場鎖定為集群式的民用光伏電站和商業屋頂。
近期,中盛為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官塘村開發建設的500千瓦光伏電站已并網運行。據了解,這個光伏電站分布在該村142戶居民的屋頂上,共使用2004塊中盛光伏組件,預計年發電量可達52萬度電,每年可為當地村民帶來50多萬元收入。
太陽能發電前景廣融資難讓企業很無奈
據江蘇電力公司最近發布的報告,2014年江蘇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容量達71萬千瓦,列中國第一,并且實現全部消納。然而,這與去年江蘇全社會高達5013億千瓦時的用電量相比,分布式光伏發電貢獻的能量還只是杯水車薪。
2014年6月,德國太陽能發電有史以來第一次滿足了一半以上的本國電力需求。據歐洲光伏產業報告預計,在未來幾年中太陽能發電將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唐毅說,德國的光照條件比江蘇差,這也說明江蘇光伏發電的潛力還很大。
分析人士指出,新電改將清除分布式光伏并網及售電的障礙,有利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發展。但在光伏企業看來,分布式電站的確面臨不少的挑戰,主要是屋頂產權、使用年限、企業壽命等很多不確定因素,導致融資困難。
據唐毅介紹,光伏電站目前的度電成本有將近一半是融資成本,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融資成本都在10%以上。中盛正在通過多種方式融資,包括成立基金公司、推廣“YieldCo”循環資本模式、融資租賃等等。無論是誰來投資電站肯定要考慮風險,因此需要保險機制能跟上。
在唐毅看來,未來的光伏電站形式主流肯定是分布式,小型分布式更加需要完善的服務體系,包括低利息的融資支持和保險體系。通過保險,電站變成低風險的投資機會,比一些公司債的風險還低,這對將來的資產證券化很有幫助。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