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致力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生態環境改善和生態光伏清潔能源發展的股權投資基金在北京正式啟動。基金首期募資300億元,由億利資源集團、泛海集團、正泰集團、匯源集團、新華聯集團、均瑤集團、中國平安銀行、中(國)新(加坡)天津生態城管委會聯合發起。
據了解,基金首個投資項目規模為50億元,擬在河北京張生態走廊區域投資集“發電+種樹+種草+養殖”于一體的立體式生態光伏產業。
2014年11月17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與中國億利公益基金會在第六屆世界公園大會上聯合發起了“綠色絲綢之路伙伴計劃”,旨在聯合全球合作伙伴,運用PPP(公私伙伴合作)模式,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地區進行綠色投資,推動沿線地區改善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發展綠色經濟。本次合作啟動的“綠絲路基金”是“綠色絲綢之路伙伴計劃”的首個落地項目。
億利資源董事長王文彪指出,當前,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又將生態環保、防沙治沙、清潔能源等列為重點發展產業,綠色絲綢之路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
國家已經發起成立規模為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主要投向“一路一帶”規劃中的基礎設施項目;“綠絲路基金”則聚焦生態修護、清潔能源、生態產業,激活“一帶一路”戰略的生態文明建設要素。
據了解,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內地區主要經過我國中西部地區。在這些地區,土地荒漠化問題十分嚴重。從總體來看,我國西部1/3是沙漠。具體到省區,新疆沙化率達到64.34%,寧夏55.8%,內蒙古52.2%,甘肅45.12%,青海26.7%。土地沙化和退化,嚴重威脅“一帶一路”人民的生存、發展和安全,也將影響到“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推進。
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基金已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國際科學家網絡以及國內外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成立科學指導委員會,加強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跟蹤評價。
據了解,基金還與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亞洲開發投資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洽談戰略投資伙伴事宜,目前進展十分順利,預計將于近期取得實質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