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工程機械十大新聞”正式出爐。新聞評選成為業內人士梳理和總結過去一年產業和市場發展脈絡的重要渠道,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最為重要的年度事件之一。
1、習近平視察中鐵裝備,鼓勵裝備制造企業技術創新
2014年5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深入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指導工作。他指出,國家大力推進的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裝備制造業支撐,掘進機正逢其時。
習近平視察中鐵裝備,極大地鼓舞了工程機械行業人的士氣,同時也體現出國家對于包括工程機械行業在內的機械行業的高度重視。目前,工程機械行業實施的科技支撐計劃、工程機械重大裝備產業化專項、工程機械強國戰略以及工業強基工程等將對工程機械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全面實現工程機械產業強國戰略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點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是大勢所趨,惟有通過改革創新積極適應發展要求,才能把我國建設成為真正的裝備制造業強國。在新常態的背景下,技術創新一直是工程機械企業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面對低迷的市場,積極進行技術創新,有時不只能夠拯救一個企業,更可能拯救一個行業。
2、砥礪前行,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市場低谷中平穩發展
2014年,在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旺的影響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努力轉變發展方式,堅持創新驅動,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技術質量水平,在市場低谷中顯露出平穩運行態勢。據海關總署統計,2014年1~11月,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為220.03億美元,同比下降1.12%。其中進口金額39.6億美元,同比下降8.69%;出口金額180.45億美元,同比增長0.71%。國內市場在整體形勢并不樂觀的情況下,行業發展仍不乏亮點,工業車輛、高空作業平臺、隨車起重機等產品逆勢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此外,2014年11月在上海舉行的寶馬展,展商數量、觀眾人數均創新高。
點評:“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處于轉型升級階段的中國工程機械市場,迅速回暖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未來逐漸走向成熟穩定,慢慢恢復增長還是毋庸置疑的。正因如此,對于處在煎熬中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來說,保持信心是極其重要的。相信,厚積薄發,人生因堅守而美麗,工程機械市場也會因信心而再度崛起。
3、投資政策相繼出臺,利好工程機械行業發
2014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為工程機械行業帶來利好。如城市軌道交通投資達到2200億元;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至8000億元以上;國家發改委批復了82項重要基建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5萬億元等。2014年11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對話會上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支持“一帶一路”項目建設。
點評:工程機械行業4萬億元雖不復見,但一系列利好政策給工程機械企業提供更為良性的生存發展環境。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給中國傳統工業增添了不少底氣,工程機械行業已經開始搶占先機。
4、直面新常態,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提出“強科技、保生態、重質量、促發展”工作方針
2014年11月,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四屆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祁俊會長在題為《扎實推進轉型升級努力打造工程機械產業強國》報告中面向全行業提出了“強科技、保生態、重質量、促發展”的工作方針,以應對行業發展面臨的“新常態”。在其后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上,與會代表就此進行了探討和交流,并形成共識:受“三期疊加”等因素影響,工程機械行業還處于暫時性“陣痛期”,仍面臨較大考驗。但國家經濟發展總體向好,調整中孕育著新的發展機遇。工程機械企業應當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將壓力當作自身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
點評:工程機械企業要落實好協會提出的“強科技、保生態、重質量、促發展”工作方針,既要扎實做好質量效益提升方面的基礎工作,又要找出與全球頂尖企業的差距,只有這樣,中國的工程機械產業才能在工業強國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
5、自主創新深化加速,實力新品層出不窮
2014年,在市場調整、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各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以創新求發展,以質量贏市場。一批自主創新產品涌現出來,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產業化方面取得積極成果。
2014年12月27日,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中國首臺大直徑(開挖直徑7.93米)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敞開式TBM)“貫龍號”在湖南長沙成功下線。同年1月,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超大型塔式起重機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大噸位系列履帶式起重機關鍵技術與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9月,在2014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評選上,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工程機械機種特征的減振降噪共性關鍵技術與應用”等4個項目榮獲一等獎,9個項目榮獲二等獎,13個項目榮獲三等獎。
點評:目前,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已經初步具備了較強的研發能力和制造能力,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物質基礎,從過去的引進、消化、吸收為主,轉變到現在的集成創新、自主創新為主,并開始向原始創新邁進,正在由“內需型”向“國際型”,由“規模增長”向“核心能力”增長,由“產品”向“品牌”轉軌。
6、關注行業健康發展,誠信體系建設成果初現
經商務部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授權,2014年1月,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啟動第二批工程機械行業“信用等級評價”工作。經過審定、公示和報批,2014年全行業共有6家企業獲得AAA級信用等級,3家企業獲得AA級信用等級。
中國工程機械市場進入理性調整階段,企業的經營風險也隨之加大。在企業層面,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問題成為市場規范化發展的重要問題;用戶層面,客戶逾期、債權車輛丟失以及尋車、拖車難等問題愈發顯現,成為代理商及主機企業生存、盈利的關鍵問題。2014年4月,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代理商工作委員會提議成立中國工程機械代理商債權誠信互助平臺(“啄木鳥平臺”),并于2014年9月正式上線。
點評:誠信是一個社會話題,僅憑行業協會自身的力量還不夠,這是全行業的責任,要大家共同來擔當。只有這樣,才能構建一個和諧的體系、健康的環境。我們相信,隨著各代理商的不斷努力,以及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不斷推進,良性的行業生態環境最終會建立,代理商也將會渡過難關,迎來新的發展空間。
7、積極應對排放標準升級,環保成為產品升級重點方向
2014年5月16日,環境保護部以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國家標準(GB20891-2014)。該標準規定了第三階段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測量方法,并提出了第四階段的預告性要求,該標準于2014年10月1日正式實施。此外,2015年1月1日,柴油車的國四標準也將全面實施。
點評:國家之所以這么重視內燃機的節能,是因為內燃機工業既是關系全社會節能的基礎產業,更是我國石油能源消耗的主體產業,消耗了中國60%的石油產品,直接關系到我國的能源安全。只有全面認識到這個產業的不足所在,才能有的放矢,推動整個產業的技術進步。
8、助推行業轉型升級,社團標準及人才培養工作成果顯著
為助力行業轉型升級,適應未來行業發展的新格局,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在社會團體標準制訂和人才培養方面展開積極實踐。2014年7月,協會組織有關會員企業、標委會、檢測機構和研究院所召開首屆“全國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化工作會議”,正式啟動工程機械行業社會團體標準工作。2014年,協會共組織起草、發布了《低速電動乘用車通用技術條件》等5個協會標準。
除此之外,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工程機械行業分中心在2014年1~10月,辦理完成27個鑒定機構、3個職業、15個工種、3個等級7323本職業資格證書,同比增長166.4%。此外,協會與行業多家重點骨干企業共同主辦了各種類型的行業技能競賽,在總結以往競賽經驗的基礎上,增添了安全操作、專業技能和后市場服務培訓等新內容,為行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點評:這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既有利于提高工程機械從業人員的科學和文化素質,提升行業人力資源的科技創新能力,又有利于引導行業規范發展,并使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爭取到主動權和話語權。
9、用法律保護自己,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海外維權取得進展
2014年7月15日,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就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在美關聯公司羅爾斯因俄勒岡州風電項目被禁止訴美國外資委員會(CFIUS)和美國總統奧巴馬案,推翻地方分區法院批準美國政府相關動議的判決,并做出判決: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在美關聯公司羅爾斯(Ralls)在該項目中具有受憲法程序正義保護的財產權;奧巴馬下達的禁止該項目的總統令違反程序正義,侵犯了Ralls的財產權;CFIUS就該項目所下達的命令,不因奧巴馬總統令而自動規避法院的審查。
點評:以往中國企業“走出去”受不公正待遇時,常常因畏難而不敢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也一直難以獲得重大性突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范圍越來越大,項目及投資金額的日益增大增多,如何有效地應對隨之而來不斷增加的海外訴訟和各種糾紛?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中國企業怎么在海外“硬起來”,積極維護公平正義,反對國際經貿投資中的各種“泛政治化”行為及歧視性做法?三一集團關聯公司在美訴奧巴馬及有關機構的案件的積極爭取過程,就是一個我國企業海外維權的有益探索,是值得“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拿來借鑒和汲取經驗的。
10、融合互聯網思維,工程機械企業試水電商業務
2014年,“互聯網思維”一詞全方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電商年交易額逾12萬億元,增長速度超過30%,這一巨大的商業模式對工程機械行業原有的營銷及銷售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戰。工程機械商貿網、中國路面機械網、第一工程機械網、慧聰工程機械網等行業網站圍繞“雙11”開展的系列營銷活動,為參與企業帶來了切實的營銷成果及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各主機廠、配套件企業、代理商也利用自身已有條件開展不同形式和程度的電商活動。
點評:電子商務的興起給各行業創造了更多的商機,如今,在電商這股熱潮的推動下,工程機械這個特殊行業也開始試水。雖然電子商務為工程機械的發展帶來了更多想象空間,然而目前工程機械行業的電子商務仍處于起步階段,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更多資訊請關注起重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