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4.0來襲 郭臺銘稱機器人遠勝汽車產業

時間:2015-03-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德國掀起4.0工業革命,吸引全球企業前往朝圣,就連郭臺銘也認同工業4.0是未來企業成長趨勢,并早在去年底,就將工業4.0列為鴻海未來發展重點。

迎向工業4.0時代,揚言未來仍要穩定成長的鴻海集團,今年在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登高一呼下,宣誓將朝向“云移物大智網+機器人”大方向前進,由OEM朝向IIDM(IntegrationInnovationDesignManufacture,整合、創新、設計、制造)大轉型,郭董更是鐵口直斷“未來機器人工業一定會大過汽車工業”。

德國掀起4.0工業革命,吸引全球企業前往朝圣,就連郭臺銘也認同工業4.0是未來企業成長趨勢,并早在去年底,就將工業4.0列為鴻海未來發展重點。

據了解,鴻海朝向工業4.0方向轉型,已獲得外界認可,不少政府及世界級企業前來鴻海尋求合作機會,諾基亞(NOKIA)就是其中一例。

郭臺銘26日在團拜時,爆料和諾基亞已在密切合作中,去年剛拿下“2014年度最佳安卓平板計算機獎”的諾基亞N1,就是雙方合作結晶,其中諾基亞主攻的是核心通訊技術和品牌,其他全由鴻海負責,從物聯網(IoT)、專利、下一代網絡無線技術,均含括在內,見證鴻海從OEM邁向IIDM研發制造垂直整合的過程。

迎向工業4.0時代,郭臺銘將企業未來努力重心,拆解成“云移物大智網+機器人”大方向,成為鴻海人朗朗上口的新愿景。

所謂“云移物大智網+機器人”指的是云端計算、移動裝置、物聯網、大數據、智能生活、智慧工作網絡再加上機器人,其中郭臺銘尤其看好機器人的前景,并揚言未來機器人工業一定會大于汽車工業。

郭臺銘指出,產品愈來愈精密,光人手無法獨立制造,加上年輕一代不愿進工廠,未來大陸缺工的狀況一定會愈來愈嚴重,工業自動化勢在必行,也是鴻海未來努力方向。工業自動化的目的,不是取代人力,而是要利用機器人,幫人工作,讓人可以輕松工作,鴻海全球共計100多萬名員工,如要達到7成用機器人、自動化取代,恐怕還須3年的時間。

面臨轉型期,郭臺銘表示,一定要提升競爭力,加碼投資也是必須的。郭臺銘允諾,今年將擴大在臺投資,其中高雄路竹即投資新臺幣700至800億元,該面板廠正緊鑼密鼓進行中,頂埔也規劃蓋一個18層樓研發基地,另永齡生醫和臺大的合作,也在持續進行中。

至于市場關心的電信市場,未來會否有新進度?被詢及如有5G標案,鴻海集團會不會再參與競標?郭董則豪氣地回答“當然會!因為這是一條不歸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