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蕪湖機器人產業園內的蕪湖埃夫特公司機器人展示間看到,一臺搬運機器人正在應用自如地將20公斤的設備零件準確搬運落位。據該公司副總經理董茂年介紹,該公司目前最大的機器人可負載400公斤,2014年銷售800臺,部分出口國外市場。年產1萬臺機器人生產基地于今年3月投產,并已形成系列化工業機器人研發和制造能力,獲專利授權29項。
蕪湖機器人產業園位于鳩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設有工業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服務與醫療及特種機器人、機器人智能成套裝備、機器人主題公園、產業研究院及聯合實驗室、商務及生活配套服務等六大功能區。園區一期規劃用地1012畝,埃夫特、翡葉、赑鑫、福德等31家企業落戶產業園,產業集聚效應顯見,形成了機器人上下游全產業鏈。
自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年10月批準合蕪馬機器人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實施方案至今,蕪湖機器人產業取得了超常規的發展,這得益于創新機制和培育產學研體系支撐發展。
產學研體系助推發展
蕪湖市成立了安徽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組建和正在籌建哈爾濱工業大學蔡鶴皋院士工作站、哈特機器人產業研究院、安普機器人研究所、H1BOT公司全球研發中心、國家工業機器人檢驗檢測中心等,通過與學研結合,一方面引進國內外行業領軍人才和應用型人才,一方面開展機器人方向工程碩士培育,培養機器人產業應用人才,推進科技成果就地實現產業化,為建設國家級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夯實基礎。
拋球機器人是蕪湖陀曼精機公司開發的高科技產品,該公司是世界上僅有三家可實現多球運動控制技術的企業之一。該公司總經理王江龍說,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公司加強與上海交通大學、北京機床研究所等合作,不斷研發出新產品。
“全自動玻璃堆垛鋪紙機器人,具有提高企業智能自動化程度,打破進口設備的壟斷,填補國內區域空白,市場銷售前景廣闊。”蕪湖金三氏數控科技公司常務副總江燕介紹道。
蕪湖固高科技公司的王鈺琳在一臺編程自動化控制機器人演示時說,公司充分發揮產學研潛能,開發出了一體化運動控制器,其不僅降低成本,而且極具市場競爭優勢。創新機制促產業升級
蕪湖市圍繞把機器人產業做大做強,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的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試點領導小組,建立“快速決策,務求實現”的工作機制,召開工作推進調度會,明確一名市政府副秘書長負責組成“機器人四人工作小組”。實行日常工作事項“先決策、后匯報”,加強高效決策,出臺《蕪湖市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等,形成政府部門合力,全面快速推進國家級機器人產業園目標建設。
與此,在政策支持、投融資、技術研發、人才支撐、應用推廣產業支撐上,該市出臺《蕪湖市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若干政策》,提高企業首批次購買蕪湖機器人產品補貼標準,不斷創新和加強機器人的工業自動化、生產柔性化、制造智能化產品研發和應用推廣,擴大蕪湖機器人產品整體營銷能力和市場占有率;每年安排5億元機器人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其中40%用于年度重點項目建設支出;注資8000萬元成立蕪湖濱江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同時設立6000萬元專項擔保資金,通過機制創新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入,形成以“各級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金融機構重點扶持、擔保機構補貼為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新機制,快速搭建產業集聚平臺、技術創新平臺、資本運作平臺“三大平臺”,促進機器人產業快速開發、健康發展。
同時,該市加強機器人產業整機、關鍵零部件、系統集成、科技創業、企業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度。“機器人四人工作小組”統籌推進機器人產業集聚,蕪湖市發展改革委、招商局、鳩江區、經濟開發區等分別成立機器人產業推進工作組,分別對在手的50多個重點企業開展專業化精確化協作推進,達到在建項目快速建設,產業招商不斷突破,產業支撐構建扎實。
據蕪湖市發展改革委介紹,該市今年在機器人產業發展上,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扶持政策落實,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加快機器人應用推廣,在推進項目建設上,做強做大一批機器人產業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