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外車聯網市場觀察 美日歐三分天下

時間:2015-01-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相對于國內車聯網市場處于剛剛起步的狀況,國外車聯網發展更快,概念已開始深入普及,今天玖開看看美國、日本及歐洲車聯網市場現狀。

車聯網起步的元年是哪一年?恐怕沒有人能說清楚。但如果說車聯網“全面開花”是哪一年?2014年當之無愧。2014年,聯網的大潮洶涌澎湃,漫過整個汽車業。汽車與互聯網的相互碰撞與融合,促進車聯網發展。

相對于國內車聯網市場處于剛剛起步的狀況,國外車聯網發展更快,概念已開始深入普及,今天玖開看看美國、日本及歐洲車聯網市場現狀。

美出臺法案鼎力扶持

美國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ITS)發展目標非常明確,一是安全方面,減少交通事故;二是經濟效益,以良好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管理保證出行時間的準確性;三是降低能耗,保護環境。

1997年,美國結束了自動駕駛的研究,對車聯網的研究重心轉向對出行者的信息服務和交通安全上。美國在90年代初分別頒布了其對ITS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兩部法案,即1991年的《陸上綜合運輸效率化法案》和1998年的《面向21世紀的運輸平衡法案》,這兩部道路交通法案統一規劃了美國ITS的發展,并得到美政府的財務支持、技術研發支持和標準開發支持等。

2004年,美國聯邦公路局、AASHTO、各州運輸部,汽車工業聯盟等組織均參與車路集成系統(VII)的制定和技術的開發,主要目的是通過信息與通信技術實現汽車與道路設施的集成,交通智能化、車聯網雛形出現。

2010年以來,美國的車聯網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硬件價格大幅度下降,達到大部分用戶接受的范圍內。第二,需求增加。美國的車聯網產業已邁過市場認知階段,大部分消費者對車聯網業務已比較認同,北美市場的新車型開始借助車聯網突顯信息需求。第三,美國市場的車聯網服務(telematics)系統已可全方位地為汽車用戶服務,服務內容包括信息服務、安全監控、即時通訊、多媒體娛樂等方面。

在美國,最具代表性的步入車聯網的企業是通用汽車公司。通用OnStar系統自1996年就迎來了第一批客戶,近年來其在美用戶數已經超過500萬,占據北美車聯網市場的主流地位。根據美國一項汽車專業調查,超過四分之三的OnStar用戶表示愿意在他們的下一部車上繼續安裝該系統,并有近90%的用戶會愿意將其推薦給他人。

日企核心競爭力強

比較起美國汽車工業,日本則無疑是該行業的后起之秀。汽車廠商電子化則是其最為有力的競爭法寶,日本車聯網的發展初期主要由豐田、本田和日產三大汽車巨頭推動,其目的是依托整車來提升汽車用戶的體驗和增強用戶黏性。此后伴隨著高速移動通信4G的普及和汽車大數據云服務的興起,NEC、日立等日本IT巨頭也相繼涌入車聯網的陣營。

值得提及的是,日本的道路交通信息通訊系統(VICS)是最典型的在本土普遍開展具有較高層次的車聯網信息系統。該系統于1996年正式提供信息服務,2003年已基本覆蓋全日本,日本VICS是一種將道路擁擠、交通限制等的道路交通情報即時地向車載導航器發送的系統。截至2013年年末,日本安裝該系統的車輛已超3000萬輛(2010年日本的汽車保有量約7500萬輛)。

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步入車聯網的企業是本田汽車公司。早在1981年該公司與日本消費電子廠商阿爾派合作共同研發,推出了世界第一款陀螺儀車載導航系統,并將其嵌入在銷量火爆的雅閣汽車上,開啟了車聯網之門。1997年,本田公司又率先推出了車聯網服務internavi,與移動互聯網相融合,增強了汽車用戶的黏性。此后,豐田和日產兩大車企也相繼開啟車聯網服務G-Book和CarWings。

此外,在歐洲方面,“以項目促發展”是歐洲車聯網產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歐洲的telematics把交通信息和安全作為主要攻堅方向。

2009年8月,歐盟通過一份政策文件,該文件要求歐盟27個成員國的政府及相關行業落實eCall計劃。eCall計劃是指在車輛內安裝一個黑匣子,當汽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時,系統能自動撥打歐盟國家統一急救電話112。歐盟要求其各成員國從2011年開始推行這項計劃,并于2014年全部車輛必須安裝完畢。各大汽車制造商和運營商也同時利用這個機會提供其他在線服務。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