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智慧農業之前要先搞清楚幾個基本的概念,包括:智慧農業與現代農業,農業信息化和農村信息化,農業信息化的雙重屬性。
智慧農業是近年來伴隨物聯網興起的熱點。現在物聯網被世界公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而當前以物聯網為特征的智慧農業發展卻有許多限制,包括農業經營規模小、效益低下和關鍵傳感器缺乏等。
智慧農業來自農業對象信息交互與調控,因此信息的可獲取性和可重復性尤其重要。目前,與農業種植業有關的傳感器缺乏,除了土壤水分傳感器比較成熟外,土壤和植物營養、作物生長狀態等關鍵傳感器都較為缺乏。在關鍵傳感器種類缺乏的條件下,加強來自農業內部的基礎信息采集是實施智慧農業的前提。
智慧農業是現代農業當前的發展階段,如何讓智慧農業成為農業生產的靈魂?首先要統籌規劃,在農業資源利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面積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促進農產品流通各方面都可以選擇進行,逐步推進,最終形成與農業產業化配套發展的局面,智慧農業才能被農業主動接受并大范圍推廣應用。
目前,我們在智能灌溉施肥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農業遠程診斷、智能配肥機系統、移動農技秘書、信息示范村建設、鄉鎮級農資技物信息化管理系統、湖北省耕地資源管理系統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試驗示范。通過針對不同的生產規模做了小規模、中等規模以及現代農業示范技術體系的試驗示范,同時還建立了省級農業信息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