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光電協進會(PIDA)調查表示,臺灣太陽能電池售價自7月反傾銷初判公布后,就一路跌到與市場均價同水平情況,而此跌勢仍在持續。光電協進會表示,2014年臺灣太陽能廠商受中美雙反牽連所苦,似無進入美國市場之可能,導致臺灣廠商必須在其他市場與中國大陸廠商競爭。
光電協進會表示,臺灣廠商大多各自備有一套合作方向及海外發展規劃。例如,中美晶并購旭泓光電及德國Aleo高效單晶組件廠,以及預計擴增單晶太陽能電池的產能到850MW,并投資下游的系統廠真美晶能源。又例如茂迪也宣布與聯景光電合并,合并后的茂迪將具有約3GW產能,若加上茂迪預計將中國昆山廠產能擴增至1GW,將可一口氣追過目前全球產能最高的韓華(3.28GW)及次高的英利(3GW);此外,與聯景光電之合并后,茂迪在單晶太陽能電池總產能也將從200MW增加到450MW。
光電協進會指出,從上述的兩個合并案可看出,目前臺灣太陽能廠在橫向、縱向合并的趨勢明顯提升,而在大者恒大的趨勢之下,預料2.5GW至3GW將成為“大廠”門檻。另外,2014年中各廠對于擴增單晶太陽能電池產能亦有明顯提升情況,對未來與PERC(PassivatedEmitterRearCell)市場接軌都已開始著手執行,以期能在未來單晶市場成長后有效搶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