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中國紡織機械工業公司成立5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與會嘉賓回顧了以中國紡織機械工業公司為代表的中國紡織機械企業,歷經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為我國紡織工業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歷程,并提出紡織機械行業應責無旁貸地為建設紡織強國的目標承擔自己的責任。
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主持,原紡織工業部副部長謝紅勝,原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上海市第十屆政協委員會副主席黃關從,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會長王樹田,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劉海濤,太平洋機電集團總裁俞錚慶以及近50位老領導、老專家出席了此次座談會。
今年是中國紡織機械工業公司成立50周年。高勇表示,以中國紡織機械工業公司為代表的中國紡機企業矢志不渝地為我國紡織工業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經過幾代人幾十年的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和中國加入WTO后,伴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紡織機械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國際上規模最大、產量最高、產品種類最多的紡織機械制造大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出了在2020年建成世界紡織強國的目標,紡織機械行業在已有業績的基礎上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根據紡織工業高速、高產、優質的要求以及紡織生產逐步向自動化、智能化、差異化發展的趨勢,紡織機械行業應從三方面入手:一是緊密圍繞紡織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加快各類高端紡織裝備的研發制造和產業化;二是加快高端裝備專用基礎件研究;三是加快提升紡織機械制造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和自動控制水平,增強產品可靠性。
1964年9月14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在全國一些經濟行業中試辦“托拉斯”模式的工業公司,由這些公司集中管理行業中的生產企業,中國紡織機械工業公司是試點單位之一。中國紡織機械工業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并在上海設立分公司,直接管理直屬的國有紡織機械企業和上海紡織機械企業。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中國紡織機械工業公司一度停辦。上世紀80年代初,經國務院批準,又成立中國紡織機械工業總公司,將原直屬紡織機械企業和部分原屬地方管理的紡織機械企業上收為直屬企業。1997年,中國紡織機械工業總公司更名為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限公司。1998年9月,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紡織機械和技術進出口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組建成立中國恒天集團公司。與會老領導、老專家表示,50年來,隨著行政管理機構與體制的變化,中國紡織機械工業公司也幾經變化,但其輝煌成就被銘記,其精神仍在傳承。
更多資訊請關注紡織機械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