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已研發出一種智能皮膚,可幫助皮膚嚴重損傷的病人重新獲得觸感。據悉,這一智能皮膚的神經模擬系統包括了壓力傳感器陣和溫度傳感器等多個陣列和元件。一起來看看吧。
在最初的研究中,這種智能皮膚僅能夠讓假手指感受到外部的壓力,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因機械手用力過度,而導致手持物體破損的情況出現。當然,在初期這種智能皮膚的基本功能也僅限于此。
但在后來的進一步研究中,韓國一位生物醫學工程師Dae-HyeongKim帶領著首爾國立大學研究團隊,實現了一個突破。他們實現了將皮膚拓展到能夠覆蓋住整個假肢的大小,并且通過與超薄單晶硅納米帶的應用相結合,使得這種新型智能皮膚的觸感延伸到了一整個面的范圍,而不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手指壓力。
據悉,這種新型皮膚的神經模擬系統包含了壓力傳感器陣列和溫度傳感器陣列。此外,濕度感應器陣列、張力感應器陣列,以及其它各種電阻元件和電級陣列的加入,讓這種智能皮膚變得更加智能。
借助上述這些壓力傳感器等多種元件和制動器的組合,研究者們能夠幫助研究對象實現在外部刺激下,幾近逼真的局部力度和熱度的肌膚的切身感應。所以,從對于新興的假肢和外圍神經系統接口的技術方面來說,它無疑為其提供了一個有較大應用潛力的創意和設計思路。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