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首屆國際數字出版大會的眾多專家認為:以內容碎片化為基礎,做行業戰略管理與創新的知識服務型出版,將成為出版內容與數字科技融合的新起點。
從1.0模式到2.0模式碎片化技術催生出版產品整體換代
“以往1.0模式下的數字化轉型僅僅是出版生產方式的形式數字化,出版管理運營、傳播發行、商業營銷等工作仍屬于傳統印刷出版的干法。因此,如何通過理念創新、出版裝備與軟件技術更新,開展內容層面的深度加工,做好符合大數據時代市場規律的業務流程與經營管理,是數字化轉型2.0模式的核心內容。”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黃曉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對此,人民出版社黨委副書記沈水榮感同身受。他說:“在近七八年的探索中,前些年是把紙質書交給技術商數字化并經營,幾乎沒有掙到錢;最近一兩年是把電子書賣給電信運營商等,掙了一點小錢。當然,也有出版社開發出了自己的特色數據庫、網絡服務平臺等,但這是極少數。總體上始終沒有走出‘經營零散紙質書電子版’的狹隘區域。”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前院長、北京印刷學院數字出版與傳媒研究院院長郝振省認為,在互聯網與大數據環境下,受眾關注的不再僅僅是簡單的文獻獲取,而是如何從復雜的信息環境當中吸取解決問題的信息內容,并將這些信息動態重組為相應的解決方案。“因此,出版業要實現數字化轉型,首先必須脫離傳統出版的‘實物屬性’或文獻層面,實現以立體化、個性化、碎片化和組裝性為特征的產品2.0升級。”
今年4月,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財政部共同下發的《關于推動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傳統出版企業以實現出版資源的知識結構化、信息碎片化、呈現精細化為目標,開展出版資源專業化的深度加工服務,并采購專業化的軟件系統。而由國內知名數字出版技術企業——同方知網數字出版集團新近推出的CNKI碎片化出版平臺,正是目前出版市場上頗受出版機構歡迎的此類軟件產品。
據同方知網數字出版集團總經理助理、數字出版軟件公司總經理張宏偉介紹,XML碎片化出版平臺通過對文獻的碎片化處理與知識挖掘,能基于主題、語義等自動析出概念、原理、觀點、規范、標準、設計、技巧、事實、數據、人物等知識單元,并揭示其語義和內在關聯,構建知識網絡,既可單獨出版,又能重組發布形成支持知識學習、課題研究的知網書、知網刊、知網庫等各類出版產品,進而將專業出版整體帶入數字出版2.0全新業態。
從內容編纂到按需重組行業知識服務煥發出版產業新價值
如果說,出版資源的碎片化深度加工是開啟數字化轉型2.0模式的金鑰匙,那么基于知識管理對碎片化資源進行知識重組,進而為國民經濟其他領域的戰略管理與科技創新提供知識支撐,則將是這場出版產業變革的核心步驟。
張宏偉告訴記者,專業出版中的學術創新成果與研究動態本是科技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模式創新等創新活動必不可少的知識和情報資源,對各行各業的戰略管理尤其重要。然而,學術期刊、圖書、工具書等出版內容分散,單一或少量出版物難以形成支持戰略決策研究和戰略執行所需要的完備知識體系,不能充分發揮專業出版應有的知識傳播和利用價值。
郝振省認為,2.0模式下的數字出版運營管理以行業創新發展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內容結構化為手段,強調將出版策劃、技術平臺與營銷體系三個方面緊密結合起來,其目的是構建體現產業全新價值的數字出版生態系統。
據了解,同方知網創新性地將NXD數據庫構建、結構化數據加工、內容重組、多元發布、千萬級概念語義關系詞典、知識挖掘等國際前沿核心技術,嵌入到出版資源采集、編輯加工、資源管理、產品發布等出版流程,成功打造了面向數字出版全生命周期的整體解決方案——騰云數字出版系統。借此系統,同方知網近期已完成了“中國知網”數字出版平臺上學術期刊、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工具書等自有資源的XML碎片化升級,并面向30多個行業的戰略管理需求,開發專業、權威、系統的行業知識服務平臺。
據張宏偉介紹,新一代的騰云數字出版系統還針對工具書、專著、教材、科普讀物等出版類型,開發了個性化可定制的業務流程菜單,能基于特定行業市場的需求,個性化裝載在線教學、在線創作、協同編纂、全媒體數字出版資源管理、多元發布、在線營銷平臺等數字出版全流程軟件工具,為用戶提供新穎化、權威性、動態化的個性化知識服務產品。“有了這套系統,專業出版社數字化業務開展起來將事半功倍。”張宏偉對記者自信滿滿地說。這句話在商務印書館數字出版中心主任孫述學那里得到了印證。
他告訴記者,互聯網時代人們使用工具書的需求日趨個性化、系統化。“因此,數字化工具書產品不僅要針對讀者的不同需求開發多元化的產品,甚至同一個產品也要考慮讀者不同層次的個性化需求。”他舉例說,該社在研發《商務印書館百種精品工具書數據庫》過程中,由于利用了騰云數字出版系統,商務印書館的100種精品中外文工具書全部完成XML碎片化加工,并針對不同產品形態或版本,專門定制了個性化出版業務流程,實現“一次開發,多元多次利用”,2013年第一期開發完成投入市場后,取得不錯的銷售業績。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劉擁軍認為,騰云數字出版系統已在工具書領域得到了很好的嘗試,他希望該套系統能進一步應用到專著、教材、科普讀物等其他專業出版領域。“出版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不僅體現在出版內容與互聯網信息新技術、富媒體載體的無縫耦合,更需要打破以往作者、出版者、傳播者與讀者之間的單向聯系與角色壁壘,進而打造以讀者需求為中心,出版生產、出版、傳播等環節協同運營,同時滿足學習、研究、決策等個性化需求的知識服務型出版產業模式。”
郝振省表示,如今國內外互聯網巨頭攜強大的資金優勢、用戶優勢進入數字出版領域,對中小型出版企業的壓制和打擊是空前的,甚至可能是毀滅性的。面對嚴峻的外部環境,需要傳統出版企業之間加強資源、技術等整合以御強敵,同時加強與互聯網企業、技術公司的合作,取長補短,共同做大。
“我們欣喜地看到,已有不少大中型傳統出版社開始利用先進技術開展數字化轉型;我們更希望,這種有益嘗試能夠深入展開,使傳統出版企業更加順暢地實現數字出版轉型升級,早日進入2.0時代。”黃曉新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