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雙反”風再起 漢能遭當頭一棒?

時間:2014-12-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可以說,漢能的“鶴立獨行”,很大一部分都是源于其技術路線的與眾不同。其賴以為核心的CIGS薄膜光伏也被列為“雙反”調查對象,無疑是一種對漢能的薄膜策略的質疑。

12月5日,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宣布,正式啟動對來自中國的晶硅光伏組件和層壓件產品“反補貼、反傾銷”調查。按照加拿大對華光伏企業的“雙反”計劃,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將在2015年2月3日前核實是否來自中國的企業有低價傾銷或享受補貼,并將于2015年3月5日進行初步裁決。此外,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宣布啟動的對來自中國的太陽能產品進行“雙反”調查的對象不僅僅局限在晶硅光伏產品,還進一步蔓延到非晶硅、碲化鎘或銅銦鎵硒制造的薄膜晶體硅產品。

盡管加拿大并不是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然而,受加拿大影響,估計將會有四家國際光伏企業,分別是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阿特斯及天合光能等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加拿大對中國進行的“雙反”調查,不僅僅在時間上掐在美國對中國晶硅雙反初裁之前,更是在調查對象上有進一步的深入,以往被某些企業視為利器的薄膜光伏產品也被納入了調查范圍。

多位行業人士判斷,這可能會影響其他國家跟進,引發中國光伏市場的進一步惡化。

“雙反”或引跟風潮

從國別來看,日本、美國、歐洲名列中國公司對外出口的前三大區域,今年前三季度及10月出口上述地區光伏產品6G瓦、3.136G瓦和2.7322G瓦,其次是泰國、南非、澳大利亞、非洲、拉美以及土耳其為出口主要區域,加拿大緊隨其后。中國公司對加拿大的出口量在前10月為57.4兆瓦。在并不大的出口量中,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阿特斯及天合光能等占比為51.5%、5.4%、6.9%和3.5%,其他公司則有32.6%的比例。

盡管加拿大并不是中國出口光伏組件的主要企業,但是不排除它的“雙反”調查,致使其他國家效仿,或者限制中國企業的出口。

一位行業分析師透露,雖然中國企業對加拿大地區的光伏出口量并不是最大的,但加拿大和美國等進行的“雙反”行為,會直接影響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光伏出口政策,有可能會對中國進行較大的限制措施。“不排除日本、泰國和南非等國家效仿,這些國家一旦出臺較多的或者特殊的出口限制措施,中國企業有可能會猝不及防。”

就在今年10月,日本的沖繩電力、北海道電力和四國電力、東北電力、九州電力等當地公司分別宣布暫停新的并網項目審批。之所以有如此舉動,緣于部分區域未來的并網總量可能會超過實際的光伏電力需求量。目前,某光伏上市公司在日本的總儲備項目達到了405兆瓦,約150兆瓦已獲得了并網許可。而這次多個電力公司停止審批并網項目后,也影響了該企業在日本東北電力所屬的三個、總計135兆瓦新光伏項目開發進程。

此外,美國對華光伏“雙反”調查的仲裁結果將在12月11日對外公布。今年1月,中國商務部實施了對美的進口多晶硅征收53.3%至57%反傾銷稅措施,又在8月14日暫停了太陽能級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業務申請受理,似乎是對美國“雙反”的應對策略。但是,對于日本市場的光伏政策變數如今還難以預測,一旦日本地區全面進行制裁,不少中國企業將無計可施。而只有昱輝陽光這樣有全球代工布局的企業,或許會通過調貨的方式,繼續保持日本市場的份額。

“薄膜”不再是“雙反”安全島

晶體硅和薄膜是現在及至將來主要的兩大太陽能電池光伏技術。2008年,歐盟設定的光伏產業發展戰略中已經把新興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確定為2013年以后的戰略。最近10年,尤其在過去5年,歐盟持續向薄膜太陽能電池投資,現在已經突破了薄膜太陽能電池一些關鍵技術。

漢能控股集團計劃發展部研究員認為,薄膜電池并不在主要光伏市場的貿易保護之列,其以轉換效率較高、發電性能比較穩定、抗輻射能力強、應用前景廣闊等優勢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的新一代光伏技術。據統計,2012年國產晶硅電池占據歐盟光伏市場70%以上份額。在歐盟,目前從事多晶硅、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研發、生產的人數和企業都非常少,更多人力物力是側重于最新的薄膜光伏太陽能領域的發展,特別是法國、意大利、德國,這些國家的光伏企業主要生產薄膜光伏。

“歐盟希望通過推高晶硅太陽能電池價格,為薄膜贏得足夠市場空間。對華光伏‘雙反’將在很大程度上保護各成員國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的發展。”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稱,去年全球光伏組件產量達到37.2GW,中國依然是最大生產國,產量達到23GW,主要以晶體硅電池為主,占比達到98%;而歐洲則以近4GW的產量位居第二,其中薄膜電池占比20%。

2011年9月,歐盟恢復對太陽能光伏補貼,卻只對效率11.6%以上的薄膜硅太陽能電池以及效率15%以上的碲化鎘薄膜電池有優惠,確實可見歐盟扶持薄膜光伏的傾向。進入2014年以來,漢能根據這些判斷對CIGS薄膜光伏制造進行了大規模擴容,此次加拿大發起的“雙反”無疑是對漢能戰略信心的一大打擊。

漢能800億市值會受影響?

自11月20日每股價格站上1.92港元起,港股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的市值便達到了800億港元。

而截至11月26日,排名全球第二的單一光伏上市公司——SunEdison市值為61.43億美元,約合476億港元,緊隨其后的則是大名鼎鼎的SolarCity(54.58億美元)、FirstSolar(51.15億美元)……相比之下,漢能以逾300億港元的絕對優勢,遙遙領先于SunEdison。漢能薄膜發電的市值已經遠遠超過全球所有晶硅和薄膜光伏企業,這也體現了市場對代表光伏未來發展趨勢的太陽能薄膜發電技術的認同和信心。

伴隨著“漢能大了,霧霾就少了”的廣而告之,除了市值飛速增長,這家在業界鶴立獨行的光伏公司也漸漸進入了公眾視野,越來越多的尋常百姓由此認識了光伏,還驚訝地發現,原來這種輕柔的可發電組件,還能夠應用在汽車上、帳篷上、手機上,甚至是服裝上。

可以說,漢能的“鶴立獨行”,很大一部分都是源于其技術路線的與眾不同。其賴以為核心的CIGS薄膜光伏也被列為“雙反”調查對象,無疑是一種對漢能的薄膜策略的質疑。盡管如阿特斯所言,加拿大光伏“雙反”造成的直接影響并不大,然而,在加拿大的帶領下,后面可能引發的鏈條反應,對“雙反”調查對象肆意擴大的跟風,以及漢能所引領的我國光伏產業多元化發展,都有極為不利的影響。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