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3D打印進入汽車圈,你怎么看?

時間:2014-11-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實際上,3D打印早已成為汽車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隨著成本下降和技術提高,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現在越來越依賴3D打印,以縮短產品開發周期、降低原型制造成本、減少機械故障以及測試提高汽車燃效的方法。

近年來,3D打印技術火遍全球。有人用它來打印雕塑,有人用它來打印首飾,不過打印一輛汽車?是的,你沒聽錯。近日,世界上首款3D打印汽車走上美國紐約街頭,炫酷亮相。這款車名叫“斯特拉迪”,由美國亞利桑那州本地汽車公司打造,吸引了世人的廣泛關注。

3D打印機是利用光固化和紙層疊等技術的最新快速成型裝置。它與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機內裝有液體或粉末等打印材料,與電腦連接后,通過電腦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這種技術也被稱作“增材制造技術”或“快速原型制造技術”。

實際上,3D打印早已成為汽車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隨著成本下降和技術提高,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現在越來越依賴3D打印,以縮短產品開發周期、降低原型制造成本、減少機械故障以及測試提高汽車燃效的方法。

■加快產品開發流程

在3D打印技術應用方面,福特一向走在車企前列。早在上世紀80年代,福特就開始使用該技術。據悉,目前福特美國公司每一位工程師都配置了一臺3D打印機。他們會花幾小時到幾天的時間,使用樹脂、石英粉、沙子,當然也包括金屬等材料打印汽車零部件。

福特曾在2010年表示,在福特探險者上市前夕,突然發現制動噪聲問題。幸好通過3D打印技術,及早解決了這個問題,不然這款被寄予厚望的新車就要推遲4個月上市,代價沉重。此外,福特還廣泛應用3D打印技術,來提升旗下EcoBoost系列發動機的性能,包括全新福特F-150皮卡配裝的2.7升EcoBoostV6發動機。

福特增材制造技術專家哈羅德·希爾斯表示,在發動機原型制造上,福特現在從頭到尾都在使用3D打印技術。福特在總部迪爾伯恩附近建立了一家3D打印實驗室,這是福特最早嘗試應用3D打印技術的地方。該實驗室擺放了許多龐大的3D打印機,希爾斯表示,去年這些機器共打印了20000個零部件,是2009年的四倍。

在實驗室里,一排機器使用藍色激光來硬化樹脂,形成發動機零部件原型,比如氣缸蓋水套。旁邊,一臺由白色石英粉填充的打印機可以組裝進氣歧管和其他部件,幾天之內就能測試。在實驗室的另一個房間擺放著一臺超大的噴墨打印機,能夠處理15噸細砂,花一周時間形成各種模具,然后再將液體金屬注入到模具內。這種制模方式更加高效、更節省成本。傳統的硬模不僅成本較高,而且一旦設計發生改變,就只能束之高閣。

■驗證各種設計方案

希爾斯表示,3D打印靈活性很高,可以承受設計不斷更迭變換,從而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無需等待。節省成本固然重要,不過時間就是金錢。福特3D打印實驗室主管凱倫·歐文斯表示,使用3D打印技術能夠快速制模,讓設計概念立即展現,這樣能夠顯著加快產品上市時間。

3D打印技術能讓車企快速驗證各種設計方案,許多車企和零部件現在都選擇透明塑料打印零部件,這樣能夠更清楚地顯示零部件在車輛之中到底是怎么運行的。克萊斯勒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了一款透明外殼,以便觀察變速器在里面是否得到有效潤滑,正常運行。

江森自控汽車座椅增材制造技術負責人布萊南·懷特表示,3D打印技術在汽車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對于零部件供應商的作用和價值也越來越大。懷特指出,使用3D打印技術,部件快速成型變得異常容易,特別是對于那些擁有復雜外形的汽車。汽車外形越是復雜,越難以通過傳統的切割和焊接方法塑造原型。

使用3D打印能夠更快地發現機械故障,因為工程師可以更早在開發過程中測試零部件。現在,許多汽車召回都是由于電子設備故障和傳感器失靈,而非設計存在缺陷。比起其他原型制造方式,3D打印技術意味著汽車廠商能夠一次嘗試多種設計,不需要一次又一次測試某一個版本,然后再根據測試結果進行調整。

■實現量產潛力不大

幾乎每一家汽車制造商以及許多零部件供應商,現在都將3D打印技術視為開發產品的一個基本元素。豐田汽車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廣泛使用3D打印技術來評估其人體工程學設計,測試零部件的性能,畢竟在計算機模型上無法體會真實質感。3D打印對于定制化售后配件以及零部件置換市場也深具潛力。比如當一些老爺車原件“壽終正寢”,難以找到替代品的時候,3D打印就能派上用場了。

盡管3D打印技術非常神奇,不過現階段在整車制造和批量生產過程中的影響力有限。因為現代化汽車制造工藝更加迅速高效,而3D打印由于成本較高、產量較小,因此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國際汽車工程協會3D打印技術主管凱文·埃爾斯表示,3D打印成本過高,這是其要實現量產怎么也無法邁過的坎。

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雖然3D打印代表了未來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目前很多零部件在前期快速成型的時候,已經采取了3D打印技術。不過,整車全部采用3D打印實現量產,難度不小,現階段可能性并不大。

更多資訊請關注印刷包裝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